- 时间正序
- 时间倒序
- 评论最多
第一个问题
答案是RNA双螺旋更稳定,是不是有点反直觉。
据称,简明生化(懂得都懂)里面提到了这个结论,但来了一句该结论的物理化学机制尚不清楚(是否真的有这么讲本人尚未考证)
而事实上,早已有人提出了假说。众所周知,RNA核糖上的2号位羟基给它带来了许多不同的性质,除了容易发生亲核进攻外,这个羟基同样给氢键的形成带来了更多的可能。DNA双螺旋只能形成碱基与碱基间的氢键,而RNA还可能形成羟基之间的氢键,羟基与碱基之间的氢键,这些无疑会让RNA双螺旋变得更稳定。
可稳定一定是一件好事吗?其实,双螺旋结构太稳定反而不利于它转录,发挥遗传信息的功能。因此这条结论也可以作为DNA相比于RNA更适合于作为遗传物质的又一解释
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从我开始预习高中生物的时候就有了,当时问老师得到的回答是“没区别”,以为问题解决了,所以直到最近才偶然发现固醇和类固醇的区别
首先,从名字上就看得出来,固醇是属于类固醇的一种的,而具体的定义是
如果类固醇中有一个或多个羟基而没有羰基或羧基 ,它就是固醇 ,词尾为—ol 。————哈珀生物化学
第三个问题
这是我在沈萍的微生物学上偶然看到的
也就是说RNA“复制”这个过程不仅仅发生在病毒内了
参与此过程的酶,正是分子生物学上没有列出来的RNA聚合酶VI,一些证据显示它和抗病毒过程有关
- 1
第4个问题
在@simple 的问题中(原帖见目录),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严格意义上的分辨率和广义上的有何区别呢?事实上我的用词有点问题,广义上的分辨率可以被我们称为“对比度”
何为对比度?假如有两种化学性质不同的东西,外观确极其相似,当我们使用特异性的染料染色后,二者的差异变得显著,这时的对比度就提高了。但是,直觉上我们就已经能判断,“分辨率”并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明的问题,提高对比度并不一定意味着提高分辨率
要想真正分清这两个概念,我们就要明白,为何分辨率会有物理极限?那个分辨率公式在何种情况下成立?
4.2
弄清楚为什么分辨率存在极限,对我们弄懂此后的一堆显微镜有很大好处
我们知道,光也存在衍射现象,这导致了艾里斑的出现
以第一条亮带为界限,中间最亮的地方就叫艾里斑
而可以预见的是,当两个艾里斑存在部分重合时,就会导致成像不清,这也就揭示了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应当和艾里斑的半径有关。显然艾里斑的半径越小,就越不容易重叠,分辨率就越高。从艾里斑半径的公式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和显微镜分辨率存在密切联系
(左为艾里斑半径,右为显微镜分辨率)
而想要提高分辨率,存在着两种办法,第一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在物理公式的框架下对数值动动手脚。油镜提高折射率,而电镜也可以理解为减小光的波长。所以我们发现这两种显微镜在翟4上是明确无疑地提到能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二条路也逐渐产生了可能,既然两个艾里斑重叠会导致成像不清,那我一次只看一个艾里斑,然后再用电脑把数据汇总起来不就好了?
事实上,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走的基本上都是这条路
翟中和中提到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通过每次只采集一个焦点上的荧光实现的
而随机光学重建显微镜,大名顶顶的STORM,是通过分开发光的方法来消除艾里斑的影响
而从它们的名字就能看出,它们对于分辨率也是有显著的提高的
——————————
讲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尝试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相差显微镜是否显著提高了分辨率呢?”
答案是否定的,从它的原理来看,似乎没有尝试通过任何手段来绕开分辨率的极限。它的作用更接近于染色,提高的只是对比度,这也正是为什么书上没有明确提到它升高了分辨率,这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