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杂谈』可以有的玉米育种实验记录
直播育种计划
^_^(^^)(^^♪ʕ•ٹ•ʔ(^o^)(^^)/(^^)v(^_^)(・∀・)(^_-)(≧▽≦)(^。^)(^・^)(^ム^)(•ө•)♡(ㆁωㆁ*)(^_^)v(*^^*)(*´∀`)( ´∀`)(≧∇≦)b(*^^)v(^o^)v(^_^)/(^o^)/(*゚∀゚)(^o^)丿(^O^)v(^_^.)( ・∀・)(๑´ڡ`๑)•̀.̫•́✧ლ(´ڡ`ლ)(・ิω・ิ)(*´ڡ`●)❤(ӦvӦ。)(●´ϖ`●)\(^o^)/(*´ω`*)(*^_^*)ヽ(^o^)丿(^_-)-☆(*^。^*)ヽ(^。^)ノ(ノ´∀`*)ʕ•̀ω•́ʔ✧( ・ิϖ・ิ)٩(♡ε♡ )۶( ・ิω・ิ)( ・ิω・ิ)( ̄ー ̄)ニヤリ(^^)/~~~٩(๑´3`๑)۶(@^^)/~~~(^.^)/~~~(๑•̀ㅁ•́๑)✧(๑•̀ㅂ•́)و✧(>ω<)(*˘︶˘*).。.:*♡(。>﹏<。)(*>_<*)ノヾ(。>﹏<。)ノ゙✧*。
故事的开始是今年九月,我发现了一株神奇的玉米。
该玉米有三个果穗,穗位较高,但在短期内全部成长达到食品级。
单个果穗肧珠数量多的吓人,气生根多层且为锐角。
遂与各大农学教授联系。
其中中农赖教授表示可能是样本混乱导致。
中农宋教授表示先观察。(当然他的博士后学生很不友好)
中山杨教授为我解释了性状产生原因。
河南农业大学李教授给我提供了实验思路。
吉林省农科院研究所的王老师提供了热代血统思路。
今年十月,我在海南种植玉米,但原杂交种发芽率感人。
不幸中的万幸是,我找到了该玉米的亲代,且发芽率极高。
(感谢老鼠不啃我玉米,感谢我奶啥都不扔的习惯)
未完待续…
共0条回复
时间正序
回复是交流的起点,交流让学竞赛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