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我赌你点进来后看不懂一句话!
标题党致歉,只是想展示一个思考过程。
首先我们进行一个共有认知,每个自由个体都具有自由意志(下面简称“个体意志”),对于一个个体,假如其能够对自身所处的客观现实进行感知,并且能够因此做出反馈与认知,如产生一个想法或做出某个行为,并且该想法或行为能够在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意愿做出一定程度的自由变更或调整,则可认为该个体具有个体意志。
当多个个体意志聚集在一起,下面对“聚集”进行一个定义:不同个体意志之间可以彼此感知,并且能够进行任何形式上的信息交流。而当多个个体意志聚集时将形成一个集体,个体意志之间将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一个集体自由意志(下面简称“集体意志”),具体表现为个体意志因为受到其他个体意志的诱导与干扰,将使每个个体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似的行为模式与思想意识,在宏观上则可以看作该集体具有对其所处客观现实的感知(如国家对其国际地位的认知)并产生反馈与行为(如大众认知),可以发现其符合上述对于自由意志的存在性判断,则可以认为集体意志的存在。同时,个体数量越多,彼此之间的感知越紧密,集体意志越明显。
集体意志会对个体意志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并将达成集体意志的某些目的,诸如舆论导向的控制,便是一个集体意志对于个体意志的经典操控。而随着集体的演变,集体需求将会不断细化,个体分工将呈现不断精细化与专一化的趋势。同时,因为全能型个体的减少,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将会不断增强,直到完全依赖。顶级的集体意志则表现为个体意志的一切本能行为都将达成集体意志的目的并最终都将为集体意志而服务,个体之间高度分化,彼此完全依赖。
但是,顶级集体的形成是很困难的过程。个体之间的分化将导致个体之间出现落差,而落差的形成会导致个体意志对于集体意志的反抗,例如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多发生在社会落差过大的时期。由此不难得出,个体意志的反抗具有高传播性与共鸣性,能够快速扩散并广泛得到响应。个体意志的反抗的结局有二,其一为被集体意志镇压,其二则是造成集体意志的瓦解,可以参考朝代末期的农民起义。但是对于一个顶级集体,一旦形成,其中的反抗将会得到大幅度的削减,具体则是体现在个体的本能行为与集体意志的高度一致性,个体之间仅有分工,而无落差。而当反抗发生时,集体意志也能构建起完善的机制,利用其它仍然遵循集体意志的个体本能对个体意志的反抗进行镇压。
那么是否有可能存在顶级集体?可能,且存在——多细胞生命。对于一个单细胞个体进行个体意志存在性判断,可以发现单细胞生命的行为方式符合判断标准,因此可以认为单细胞个体存在个体意志。而对于多细胞群体,个体意志间彼此作用产生集体,机体内部发生分工,最后演变至分化,直至一个由单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生命,每个细胞遵循其细胞核内的守则,遵循一切自主与本能行为,从而构建起高度复杂且有序的多细胞生命。详细过程可以参考《进化生物学》,在此不过多赘述。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组成的人类集体,类比多细胞生命,人类集体的顶级形式则可体现为一个由不同人类个体之间的超精细分工而组成的超级社会,该社会类似一个生命形式,由其内部的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运作,并同时存在一个集体意志。从微观角度,该集体意志是无数个体意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宏观角度,可发现该生命所展现的行为方式符合前述对于个体意志存在性判断,即可认为该生命存在个体意志。由此不难得知,对于顶级集体意志,可以等同于一个新的个体意志,而此时的人类社会,其尺寸相较于人类个体,可类比为人类个体与其细胞的比较。我称之为“宏观生命”。
以上,便是我称之为“宏观生命”假说。
.................分割线..................
倘若上述论证为真,则作为多细胞生命的人类,其个体意志源自组成个体的细胞的个体意志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集体意志,即人类的个体意志不存在。
但是,下面我将从另一个唯心主义的角度出发,推翻我前面的所有推理。
让我们假设个体意志客观存在,人类具有一个独立的能感知的个体意志,则该个体意志对于客观现实的一切感知都需要以该个体意志能够理解的形式存在,就像你对于电场的感知是根据在其中的试探电荷的受力而进行的理解,而非切身感知到电场的存在。也就是说,因为个体意志对于客观现实的感知受限,个体意志将永远无法感知到真实的客观现实,而仅能够根据其能够理解的形式去构造一个能够被个体意志理解的“构造的客观现实”(下面简称“构造现实”),并继续依靠有限的感知去不断修正构造现实使之无限逼近客观现实而永远无法等价于客观现实。
因此,对于一个个体意志,其所有对于客观现实的解释本质上都局限于其构造现实的范围内而无法超越构造现实,并且构造现实本就源自于个体意志本身,因此个体意志根据构造现实所诞生的所有认知本质上都自然存在于个体意志之中,包括前文我根据客观现实做出的“不存在个体意志”的这个推断,而正是因为该推断的存在,更加证明了个体意志的存在。
欢迎前来反驳,最好能够推翻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