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TINY NSD]实数集有多少个?(三)
 
第二节 整数
在开始拓展数集之前,我们先多定义一些关系:
${定义b \geq a,若a \leq b}$;
定义${b \lt a}$,若${b \leq a且b \neq a}$;
定义${b \gt a}$,若${a \lt b}$。
相关的一些性质不多推导,利用${\leq}$的性质很容易得出。
说回正题。
为什么要拓展数集?因为我们发现,自然数集并不是特别完美。
例如,只有当${a \leq b}$时,我们才能定义${b-a}$;
只有当${a | b}$时,我们才能定义${\frac{b}{a}}$。
怎么办呢?先从减法看起。
减法总是需要两个数,减数和被减数。所以我们定义这样的数对${(a, b)}$,其中${a, b \in \mathbb{N}}$。
这样的数对构成的集合称为${\mathbb{N}^2}$。
对于${(a, b), (c, d) \in \mathbb{N}^2,我们定义(a, b)\sim (c, d), 若a+d=b+c}$。
这很容易理解。如果${a-b}$和${c-d}$都有意义的话,那么${a-b=c-d}$就等价于${a+d=b+c}$。
下面我们证明$\sim$是一种等价关系,满足三个条件:
①${\forall (a, b) \in \mathbb{N}^2,(a, b)\sim (a, b)}$;
②${\forall (a, b), (c, d),若(a, b) \sim (c, d),则(c, d) \sim (a, b)}$;
③${\forall (a, b), (c, d), (e, f),若(a, b)\sim (c, d), (c, d) \sim (e, f), 则(a, b) \sim (e, f)}$。
证明:①${a+b=b+a}$,即证;
②由条件,${a+d=b+c}$,从而${c+b=d+a}$,也证;
③由${a+d=b+c, c+f=d+e, }$得${(a+f)+(c+d)=(a+d)+(c+f)=(b+c)+(d+e)=(b+e)+(c+d)}$。
消去律得${a+f=b+e}$,即证。
从而,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定义:
定义$S$是一个等价类,若${S \in \mathbb{N}^2}$满足${\forall (a, b) \in S, (a, b) \sim (c, d)}$当且仅当${(c, d) \in S}$。
下面证明:${\mathbb{N}^2}$的每个元素恰属于一个等价类。
证明:存在性:${\forall (a, b) \in \mathbb{N}^2}$,令${S=\lbrace (c, d) | (a, b) \sim (c, d) \rbrace}$,
则${\forall (c_1, d_1), (c_2, d_2) \in S}$,有${(a,b) \sim (c_1, d_1), (a, b) \sim (c_2, d_2)}$,
从而${(c_1, d_1) \sim (a, b), 有(c_1, d_1) \sim(c_2, d_2)}$。
又若${(c, d) \in S, (e, f) \in \mathbb{N}^2, (c, d) \sim (e, f)}$,
则由${(a, b) \sim (c, d)}$,有${(a, b) \sim (e,f)}$,即${(e, f) \in S}$。
由定义,这样的$S$是一个等价类,从而证明了存在性。
唯一性:假设${S_a, S_b}$是两个不等的等价类,且${(a, b) \in S_a \cap S_b}$。
则${\forall (c, d) \in S_a, (a, b) \sim (c, d)}$,从而${(c, d) \in S_b}$。
于是有${S_a \subseteq S_b}$,同理${S_b \subseteq S_a}$,得${S_a=S_b}$,矛盾!
故这样的等价类是唯一的。证毕。
现在我们看回到自然数。对于每个自然数$n$,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集合${S_n=\lbrace (a+n, a) | a \in\mathbb{N} \rbrace}$与之对应,我们记作${S_n \to n}$。
下面我们证明:${S_n}$是一个等价类。
对${(a_1+n, a_1), (a_2+n, a_2) \in S_n,(a_1+n)+a_2=a_1+(a_2+n)}$,故${(a_1+n, a_1) \sim (a_2+n, a_2)}$;
若${(c, d) \in \mathbb{N}^2满足(a+n, a) \sim (c,d)}$,则${a+(n+d)=(a+n)+d=a+c}$,
由消去律,${d+n=n+d=c}$。从而${(c, d)=(d+n, d) \in S_n}$。
由等价类的定义,得${S_n}$是一个等价类。证毕。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若${b \leq a, 则(a, b) \in S_{a-b}}$。
但如果${b \leq a}$不成立,那么${(a, b)}$就无法划到上述等价类中。
当然,${b \leq a}$不成立即意味着${a \leq b且a \neq b}$,即${a \lt b}$。
所以我们将其转化为${(b, a)}$进行考虑。
定义${S_{-n}=\lbrace (a, b) | (b, a) \in S_n \rbrace,S_{-n} \to -n}$。
这样我们就覆盖了所有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到,${S_{-0}=S_0}$,即${0=-0}$。除此之外,${-1, -2, \cdots}$均不是自然数,我们称其为负整数。
负整数和自然数(含$0$)合称整数。
当然,由于这样对整数的定义基于对等价类的讨论,所以在讨论运算和序的时候,也要跟等价类挂钩。
首先从加法看起。
定理:若${S=\lbrace (a+c, b+d) | (a, b) \in S_m, (c, d) \in S_n \rbrace}$,则存在一个等价类$T$,$S$是$T$的子集。我们定义${m+n}$为满足${T \to m+n}$的整数。
证明:${\forall (a_1, b_1), (a_2, b_2) \in S_m,(c_1,d_1), (c_2, d_2) \in S_n}$,有${a_1+b_2=a_2+b_1,c_1+d_2=c_2+d_1}$。
从而${(a_1+b_2)+(c_1+d_2)=(a_2+b_1)+(c_2+d_1)}$,
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整理,得${(a_1+c_1)+(b_2+d_2)=(a_2+c_2)+(b_1+d_1)}$,
即${(a_1+c_1, b_1+d_1) \sim (a_2+c_2, b_2+d_2)}$。
我们设${(a_1+c_1, b_1+d_1) \in T}$,其中$T$是一个等价类,则${\forall (a+c, b+d) \in S, (a_1+c_1, b_1+d_1) \sim (a+c, b+d)}$,
从而${\forall (a+c, b+d) \in S, (a+c, b+d) \in T}$,即${S \subseteq T}$。即证。
(注意:$S$自身未必是一个等价类。例如,当${m=8, n=-1}$时,${S=\lbrace (8, 1), (9, 2), \cdots \rbrace}$,但${(7, 0) \notin S}$。)
这样对加法的定义虽然很好理解,但是却不便于实际的计算。因此,我们需要推导一些性质。
①自然数加法的定义不变。
证明:设${m, n \in \mathbb{N}}$,${(a+m, a) \in S_m,(b+n, b) \in S_n}$。
则利用加法运算律与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可得${((a+m)+(b+n))-(a+b)=m+n}$。
这说明${((a+m)+(b+n), a+b) \in S_{m+n}}$,其中${m+n}$为自然数意义下的加法。
故自然数加法的定义没有变化。
②加法交换律仍然成立。
证明:记${S=\lbrace (a+c, b+d) | (a, b) \in S_m, (c, d) \in S_n \rbrace,S'=\lbrace (c+a, d+b) | (a, b) \in S_m, (c, d) \in S_n \rbrace}$。
由于自然数的加法交换律,${a+c=c+a, b+d=d+b}$,有${S=S'}$。
而由定义,${S \subseteq S_{m+n}, S' \subseteq S_{n+m}}$,
由于$S$的每个元素都恰属于一个等价类,必有${S_{m+n}=S_{n+m}}$,即${m+n=n+m}$。
③若${a \leq b}$,则${b+(-a)=b-a}$。
证明:${(0, a) \in S_{-a}, (b, 0) \in S_b}$,从而${(b,a) \in S_{b+(-a)}}$。
又由定义,${(b, a)=(a+(b-a), a) \in S_{b-a}}$,从而${b+(-a)=b-a}$。
特别地,${\forall n \in \mathbb{N}, n+(-n)=0}$。
④若${a \leq b}$,则${a+(-b)=-(b-a)}$。
证明:类似地,${(a, b) \in S_{a+(-b)}}$。而${(b, a) \in S_{b-a}}$,从而${(a, b) \in S_{-(b-a)}}$。
故${a+(-b)=-(b-a)}$。
⑤${(-a)+(-b)=-(a+b)}$。
证明:类似地,${(0, a+b) \in S_{(-a)+(-b)}}$。而${(a+b, 0)\in S_{a+b}}$,从而${(0, a+b) \in S_{-(a+b)}}$。
从而${(-a)+(-b)=-(a+b)}$。
类似的方法,我们来证明加法结合律:${(a+b)+c=a+(b+c)}$。
我们只需要证明${S_{(a+b)+c} \cap S_{a+(b+c)} \neq \varnothing}$。
设${(m,n) \in S_a, (u,v) \in S_b, (r,s) \in S_c}$,则
${(m+u,n+v)\in S_{a+b},从而((m+u)+r,(n+v)+s) \in S_{(a+b)+c}}$。
类似地,${(m+(u+r),n+(v+s)) \in S_{a+(b+c)}}$,
由自然数的加法结合律,${(m+u)+r=m+(u+r), (n+v)+s=n+(v+s)}$,
从而${((m+u)+r,(n+v)+s) \in S_{a+(b+c)} \cap S_{(a+b)+c}}$,即证。
接下来是消去律,不过在整数范围内,其有一个更严格的结果:
${\forall a, b \in \mathbb{Z},存在唯一的c \in \mathbb{Z},使a+c=b}$。
为了更好地解释,我们先从相反数的概念讲起。
回顾负数的定义:
${S_{-n}=\lbrace(a, b) | (b, a) \in S_n \rbrace,其中n \in \mathbb{N}}$。
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建立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对应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看起来是相互的,
换句话说,${S_n=\lbrace (a, b) | (b, a) \in S_{-n} \rbrace}$也对所有的自然数成立。
这点是显然的,不做证明。因此我们给出这样的定义:
${对a, b \in \mathbb{Z},若\exists m, n \in \mathbb{N},使(m, n) \in S_a,(n, m) \in S_b}$,则我们称$a$与$b$互为相反数,记作${a=-b}$或${b=-a}$。
显然地,${-(-a)=a}$对任意整数$a$成立。
同时利用加法的定义,若${(m, n) \in S_a}$,则${(n, m) \in S_{-a}}$,故${(m+n, n+m) \in S_{a+(-a)}}$。
由交换律,${m+n=n+m}$,从而${S_{a+(-a)} \to 0}$,即${a+(-a)=0}$。
补充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再去完成前面的证明。
存在性:取${c=(-a)+b}$,则${a+c=a+((-a)+b)=(a+(-a))+b=0+b=b}$;
(关于${0+b=b}$,由加法定义,直接取特值就能证出,不赘述)
唯一性:假设${a+c_1=a+c_2=b}$,设${(m, n) \in S_a, (r_1,s_1) \in S_{c_1}, (r_2, s_2) \in S_{c_2}}$,
则${(m+r_1, n+s_1) \in S_b, (m+r_2, n+s_2) \in S_b}$,即${(m+r_1, n+s_1) \sim (m+r_2, n+s_2)}$,
即${(m+p_1)+(n+q_2)=(m+p_2)+(n+q_1)}$,整理得${(m+n)+(p_1+q_2)=(m+n)+(p_2+q_1)}$。
由自然数加法的消去律,${r_1+s_2=r_2+s_1, 即(r_1, s_1) \sim (r_2,s_2)}$。
从而${c_1=c_2}$。这样我们就证明了唯一性。
由整数加法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定义减法:
${\forall a, b \in \mathbb{Z},若a+c=b,则称c=b-a}$。
由上述内容,无论${a, b}$如何取值,$c$总是存在且唯一,且${c=(-a)+b}$。
从而在整数范围内,我们可以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行。
显然,若${b \leq a}$,则${a-b}$的结果也不会改变。
下面讨论整数之间的序关系。
我们称${a \le b}$,若${b-a}$是自然数。
对比很容易发现,若${a, b \in \mathbb{N}}$,则二者之间序关系不变。
我们证明,${\le}$在$\mathbb{Z}$上是全序关系,满足:
①${\forall a, b \in \mathbb{Z},要么a \leq b,要么b \leq a}$;
②${若a \leq b, b \leq a,则a=b}$;
③${若a \leq b, b \leq c,则a \leq c}$。
注意:整数集的子集未必存在最小元素,所以$\le$不是良序关系。
下面我们分别证明:
①设${(m, n) \in S_{b-a}}$。
如果${n \leq m}$,则${(m, n)=(n+(m-n),n) \in S_{m-n}}$,从而${m-n=b-a}$为自然数,
可以得到${a \leq b}$;
反之,由自然数上${\leq}$的性质,有${m \leq n}$,
我们考虑到${(b-a)+(a-b)=(b+(-a))+(a+(-b))}$
${=(b+((-a)+a))+(-b)=b+(-b)=0}$,
从而${b-a}$与${a-b}$互为相反数。
由于${(m, n) \in S_{b-a},有(n, m) \in S_{a-b}}$。
由于${m \leq n}$,有${(n, m)=(m+(n-m), m) \in S_{n-m}}$,
从而${a-b=n-m \in \mathbb{N}}$,即${b \leq a}$。
②设${(m, n) \in S_{b-a}}$,则由于${a \leq b}$,有${n \leq m}$;
由①中推导,${b-a与a-b}$互为相反数,从而${(n,m) \in S_{a-b}}$,
由于${b \leq a}$,有${m \leq n}$;
由于${m, n \in \mathbb{N},有m=n}$。从而${b-a=0}$,得${a=b}$。
③${c-a=c+(-a)=(c+((-b)+b))+(-a)=((c+(-b))+b)+(-a)}$
${=(c+(-b))+(b+(-a))=(c-b)+(b-a)}$,
由于${c-b \in \mathbb{N}, b-a \in \mathbb{N}}$,必有${c-a \in \mathbb{N}}$,
从而${a \leq c}$。得证。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