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都不贱》——枪花的文集

物理
《同学少年都不贱》——枪花的文集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更新于2025-10-23 13:14:36

10.23,将前几天写的那篇改了一下

10. 20,更新,这两天的真实事例改编,到现在我的心仍为此事而时不时的发颤,强烈建议大家看看,迄今为止我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直接发图片了),

10.14,终于更新了,写的比较露骨,毕竟是骂自己的话,倒序观看(一首反思自己的诗,我就不放帖子上了)

10.5,更新,我很喜欢Dream on这首歌,因为它写的就是我的人生,所以我也要把他写出来

9.28,更一篇(意外高产,希望质量不减),写了主播所怀念的种种时光,灵感来自天下足球亨利的文案(我会在评论里给出)

9.27,更新一篇,同时推荐一下杰克凯鲁亚克的同名小说《在路上》(精选)

9.25,更新一篇,个人感觉写的很好,致敬了我初三那年天天晚上独自坐在天台上思考的日子,那是段不那么美好却着实改写了我的人生的时光(放精选里了,评论区也可看见)




也是步入高中二年级了(中二病?🤔),总是感觉思绪良多,遂作此文集,希望大家喜欢(不喜欢也没用,主包就这水平🤓)

不定时更新(一般在评论区发,个人觉得写得好的就放到上面),请大家尽情评价!




同学少年都不贱(兼本文集小序)

毕业季的喧嚣终于沉落,操场空旷得如同被遗弃的壳。风卷起几张纸片,如蝶般在空寂的天地间飘飞。我们几个少年散坐在台阶上,肩膀挨着肩膀,传递着冰凉的可乐瓶。水珠滚落,滴在滚烫的水泥台阶上,瞬间蒸发成渺茫的痕迹——我们曾共同分享的青春,难道也终将如此蒸发,杳无踪迹?

那时,我们真如杜甫所写“同学少年都不贱”,彼此平等,毫无贵贱之别。在教室里,在数学题与作业本涂鸦的罅隙里,躲藏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夹杂着无人知晓的忧愁。在操场上奔跑、跳跃,汗水浸透的衣衫贴紧脊背,炽热阳光下的身影仿佛永远不知疲倦。小卖部前,为几颗糖的滋味争论不休,又为一句笑话笑作一团——彼此间如此亲密无间,仿佛连心跳都同频共振。

然而往昔的亲密无间,终将随着岁月而改变。我偶尔会想起霍尔顿·考尔菲德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既倔强又脆弱的呼喊:“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我们,是否也终将奔向那看不见的悬崖?这守望的职责,又该交付给谁?鲍勃·迪伦苍凉的吟唱如预言般在耳边响起:“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承认吧,河水已漫过堤岸。”时代之河奔流不息,谁能保证自己不被裹挟而去?那“不贱”的平等少年,终将随这洪流各奔东西,在命运的岔路口各自挣扎。

未来,我们终将散落天涯。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盏微弱又执着的绿灯,仿佛在眼前闪烁:“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被推入过去。”纵使奋力向前,那绿灯所象征的纯粹过往,是否终究只能成为被推入的“过去”?我们曾如Pink Floyd乐队在《The Wall》中唱出的少年,奋力抵抗着高墙的筑起:“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然而,那堵墙终将矗立,隔开彼此,也隔开我们与过去的自己。

夜幕终于低垂,我们缓缓起身道别。我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在暮色中模糊、缩小,最终没入街角。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惶恐,像塞林格笔下霍尔顿所感受到的,那种对“假模假式”世界即将吞没纯真本我的恐惧。我明白,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曾经发誓绝不成为的人——那“不贱”的少年,终将如Nirvana乐队在《Smells Like Teen Spirit》中所唱的那样,在“Here we are now, entertain us”的洪流里,被冲刷得面目模糊。

岁月如河,纵使少年们曾以纯净的“不贱”姿态并肩而立,可时代的洪流终将冲刷我们各自奔赴不同的河岸。惶恐的种子早在少年时便已种下:我们终将在人海中失散,纵使重逢,也再难辨认彼此眼中曾经清澈的光芒。那“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平等与纯粹,终成记忆的孤岛——而我们,终将随波逐流,成为自己当年最不愿成为的人。在物是人非的洪流里,我们一边挣扎,一边沉没;那盏象征过往的绿灯,终在暮色深处,无声熄灭。




精选:

一、我的天台

我坐在天台边缘,听着风在耳边如泣如诉,双足悬空于城市之上,摇摇欲坠。楼下的街道,车流如注,人流如织,霓虹灯开始闪烁起来,渐渐亮起,又渐渐熄灭,像一场场无声无息消逝的梦。我坐于此处,似乎与这世界格格不入,又仿佛被遗弃于繁华之外,独享这方寸间的孤寂。

我探手入书包,触到那本《太阳照常升起》粗砺的封面,巴恩斯在巴黎的迷惘与痛楚,隔着书页也能灼伤指尖。我于此,又是否迷途?书包里,还有一张未曾及格的试卷,被揉成一团,塞在角落里,如同被揉皱的自身价值。我再次掏出手机,耳机里,Axl Rose撕裂般的追问在耳道里冲撞回旋:“Where do we go? Where do we go now?” ——这焦灼的诘问,如荆棘般缠绕内心,我确然不知自己究竟该在何处,又该归属何方。

我凝视着下方,城市灯火如蛛网般蔓延,光线编织成网,网住了无数人,也网住了我。我仿佛看见自己亦如网中挣扎的昆虫,被无数条线牵引着,在学业与父母期待之间,在同伴的喧闹与内心沉默之间,在那些“应该”和“想要”之间,被拉扯得几乎断裂。我望着那些被灯光切割成无数碎片的窗户,每一扇窗后,大约都上演着不同的悲欢离合。然而,那些热闹与喧嚣,却愈发显得遥远而陌生,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我听见耳机里,Roger Waters的声音如同从深水传来,冰冷而疏离:“There is no pain, you are receding… I have become comfortably numb.” 这份麻木亦是我的庇护所,帮我隔绝掉那扑面而来的痛苦。这孤独如影随形,侵蚀着我,让我的知觉如沉入深水般,渐渐冷却、钝化。

远处的霓虹灯牌,又一个“梦”字熄灭,如同被现实吹熄的烛火。我凝望着那片黑暗,思绪飘忽不定。我究竟该去向何方?是继续在人群里扮演一个模糊的影子,还是该转身,去追寻那无人知晓的、只属于我的微弱光芒?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我学着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喃喃自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日日重复着这无谓的节奏,从一日到另一日,生命在日复一日的踌躇中,是否亦将无声无息地被磨损殆尽?

我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结束吗?不!我依旧站在天台边缘,只是轻轻拍落衣上的尘土。风更大了,吹得衣衫猎猎作响,我站定,如同立于悬崖边一块孤石。我环顾四周,城市灯火如星河般铺展,每一盏灯下,都藏着一个故事,一个或许同样孤独的灵魂。我并非唯一被抛入这片喧嚣之海,却不知何去何从的旅人。

耳机里,David Gilmour的吉他声如水流淌,Roger Waters的声音在风中低语:“How I wish, how I wish you were here. We’re just two lost souls swimming in a fish bowl, year after year.”这世上,多少灵魂如我一般,在无形的鱼缸里漫游,一年又一年,在透明的壁垒中,渴望着被理解,被看见。

我只是转身,朝着那扇通往下方世界的铁门走去。每一步都踩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回响,似在叩问大地,也叩问自己。我明白,答案并不悬于这危楼之顶,亦不会藏身于某句歌词之中。明天,我仍将背上书包,汇入那汹涌的人潮,成为人海中的一滴水珠。然而,我心中某个角落,那盏灯尚未熄灭——它微弱地燃烧着,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执着地亮着,它无声地告诉我:

纵然此身如尘埃飘零,灵魂却不可在喧嚣中沉沦;纵然明日依旧迷茫,内心的火焰,也需在荒芜中独自燃烧,直至照亮前路。


二、在路上

 意识从混沌的深水区挣扎上浮,窗外仍是浓稠的墨色,只有路灯一点昏黄的光晕,固执地拓印在冰冷的窗玻璃上。像某种无声的召唤,催促着这具尚未完全苏醒的躯壳。潦草地洗漱,机械地吞咽,书包甩上肩头——那重量,是日复一日的锚,也是启程的号角。推开门,清冽的空气如刀锋般切入肺腑,我呵出一团白雾,它在昏黄的光晕里升腾、弥散,像某种短暂存在又旋即消逝的宣言。我缩紧脖颈,独自踏入这尚未醒来的街巷,朝着那个被命名为“学校”的坐标点,开始每日的朝圣。

街道在脚下延伸,如同一条沉睡的河床,我们则是其中流动的碎屑。骑车的少年,老旧链条发出“吱呀——吱呀——”的呻吟,车铃偶尔的“叮当”,在空旷的清晨里显得格外突兀,像砸碎寂静湖面的石子。公交车庞大臃肿的身躯喘着粗气停靠,瞬间吐纳出拥挤的人潮。车厢里,体与身体之间没有缝隙,只有书包带子深深勒进肩膀的疼痛,提醒着各自的存在。而我,还有那些沉默的步行者,在料峭的晨风里疾走,呵出的白气在路灯下明明灭灭,如同我们体内短暂逸出的、躁动不安的魂灵。便利店的玻璃门后,透出温暖的光晕,一两只流浪猫蜷缩在光影边缘,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噜”声,那声音微小却自成宇宙,在冰冷的清晨构筑起一个短暂而温暖的乌托邦。我们彼此匆匆点头,或只是眼神的交错,脚步不停,像无数条细小的支流,被无形的引力牵引,汇入同一条奔涌的河道,流向那个既定的、被规划的终点。这重复的汇流,总让我恍惚,仿佛看见无数年轻的身影在城市的峡谷间穿行,眼神里燃烧的,是相似的、对某种尚未定义之物的渴望。

冬天的跋涉,最是考验肉身。北风如同冰冷的剃刀,刮过裸露的皮肤。我裹紧单薄的外套,像一片被风驱赶的枯叶,在寒流中瑟瑟前行。有一次,冻僵的手指失去了知觉,一叠试卷竟从指间滑脱,“哗啦”一声,洁白的纸页如受惊的鸟群,在冰冷的风中四散翻飞。旁边一个身影几乎同时弯下了腰,冻得通红的手指在寒风中笨拙却迅速地捕捉着那些飘飞的纸片。“快跑啊,要迟到了!”他的声音裹在风里,带着笑意,却奇异地像投入冰水中的一块炭火,瞬间在我胸腔里激起一股暖流,融化了指尖的麻木。这猝不及防的暖意,微小却真实,是这冰冷路途上不期而遇的恒星,照亮了某个瞬间的荒原。

雨天则让路途变成一场狼狈的默剧。无数雨伞在头顶拥挤、碰撞,水珠沿着伞骨滑落,冰凉地钻进后颈。鞋底踩过浑浊的积水,泥点便如跋涉的勋章,溅上裤脚。雨幕模糊了视线,也模糊了行人的面目,世界被压缩成脚下湿滑的方寸之地,只剩下雨滴敲打伞面的单调鼓点,持续不断,如同某种永恒的背景音。这湿漉漉的行走,没有起点,也似乎没有终点,只有移动本身在持续。每一步,都踏在流动的镜面上,映照出我们被雨丝切割的、不断变形的倒影。道路本身,成了唯一的真实。

当尖锐的铃声终于刺破空气,像一道闸门落下,暂时截断了这奔涌的河流。我坐在固定的方格里,窗外天色渐明,晨光在玻璃上流淌。书页在眼前摊开,油墨的气味弥漫开来。讲台上,声音在讲述着远方、公式、历史。然而,我的目光却常常失焦,思绪像脱缰的野马,挣脱这四壁的围困,奔回那条刚刚踏过的路。那条路上,有刀子般的风,有冰冷的雨滴,有冻僵的指尖,有飘散的纸片,有同行者模糊而温暖的轮廓,有便利店玻璃后那慵懒的、自成天地的呼噜声。那才是真正在呼吸的、带着体温和尘埃的课堂。我知道,这铃声只是短暂的休止符。当它再次响起,我又将起身,再次汇入那无声奔涌的人潮,踏上那条路——那条在脚下不断延伸、循环往复,既通向已知的牢笼,又隐隐指向内心某种无法言喻的躁动与探寻的“在路上”。它并非横贯大陆的66号公路,没有引擎的轰鸣和爵士乐的喧嚣,但它同样承载着年轻灵魂的每一次悸动、每一次微小的抵抗与每一次对自由的隐秘渴望。我们日复一日地走着,走着,像一群沉默的朝圣者,走向一个并非由自己选择的圣殿,而灵魂的一部分,却总在别处游荡,在清晨的薄雾里,在雨水的倒影中,在车轮碾过柏油路的节奏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未被命名的方向。


三、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时光的列车,无声地滑过待了三年的走廊。他站在空旷的窗前,十七岁的目光深邃而绵长,逆着光轨,试图触碰那个起点:初秋的薄阳里,背着书包的少年,脚步带着生涩的试探,眼神里却盛满了未经世事的憧憬。浮尘在光柱中游动,像被惊扰的、关于过去的微尘。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初一的操场。那个奋力奔跑的身影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是他初次尝到“闯荡”的滋味。汗水蒸腾,跑道在脚下无尽延伸,风声撕裂耳膜,肺腑灼烧似要焚尽。终点线前,他终究力竭扑倒,眼前只有模糊的白色刻痕,和骤然腾起、被命运踏碎的、微苦的尘埃。他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自己十四岁时,那沾满尘土却依然倔强指向远方的、初试啼声的脚印。 那是序章的第一行,带着跌倒的钝响。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初二的黄昏。那个倔强仰头的剪影就在办公室门外,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是他思想初生的棱角,与成人世界第一次无声的碰撞。失利的阴云低垂,他屏息凝听门内的声响:粉笔笃定敲击黑板的节奏、师长低沉如钟的讲解、书页翻动如溪流潺潺……这些声音交织成网,温柔地缚住他年轻的桀骜。紧握的拳心之下,是心底无声涨落的、羞惭与顿悟的潮汐。他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自己十五岁时,那看似坚硬却被一句温言轻易洞穿、融化成春水的、脆弱的反叛盔甲。 那是序章里,最温柔也最深刻的转折。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初三漫长的雨季。那些伏案的剪影就在书山题海的围困中,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是无声的沉浮与积蓄。试卷如雪,层层叠叠,筑起冰冷的城墙。然而,当那猩红的倒计时牌上,“1”字在某个清晨骤然迸裂,积蓄的力量终于冲破堤坝——“跑!” 挣脱桌椅的桎梏,他们如决堤的洪流涌出,冲向那条再熟悉不过的走廊。此刻,它不再是单调的过道,而是一条被青春的脚步点燃、被灼热的呼吸填满的、通往未来的、光芒迸溅的甬道!他们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自己十六岁时,将如山岁月决绝抛向身后,向着未知的光明纵身跃去的、燃烧的背影。那是序章最壮阔、最激昂的终章段落。

时光的列车永不停歇,轰鸣着驶向远方。他指尖轻拂窗沿,带走一层薄如蝉翼的时光之尘。欢笑、泪水、跌倒、奔跑、倔强、妥协……凡此种种,皆已沉入记忆幽深的河床,成为不可复返的过往。然而,这过往,这被时光封存的每一页,又何尝不是命运为未来精心书写的、庄重的序章?它无声地注入生命的河床,在灵魂深处,悄然沉淀为一种方向,一种力量——那是在未来旷野上奔突时,最深沉的回响与最明亮的底气。

原来,那些懵懂的试探、跌倒的尘土、融化的倔强、燃烧的奔跑……它们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命运之笔在青春扉页上,落下的第一行墨迹,郑重宣告一个更辽阔故事的开始。

少年啊,你与我,皆是彼此生命长卷中,那最值得期待、最波澜壮阔的开篇。

愿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四、Dream on

班门口那“高二”两字在我心底激起一圈无声的涟漪:半程已过。

我低头,指腹下压着的试卷,墨迹犹新,却似一片铅灰的云。那些被红笔刺穿的错误,是昨夜灯下苦熬的沙粒,磨砺着一种名为“梦想”的幻影。时间是一道无声的渊薮,它不疾不徐地吞噬着少年们轻快如鸽的时辰,只留下书页翻动时沙沙的叹息,如同沙漏里细密而固执的流泻。

窗外,天光被教学楼切割成狭长的条块,一格一格,如同我们被精确划分的日程。我偶尔抬头,目光撞上邻桌少年同样疲惫的眼。他镜片后的眼神,像困在玻璃瓶中的萤火,微弱却固执地亮着。我们彼此无言,只听见笔尖在纸上犁出的深痕,沙沙作响,那是我们共同的心跳频率,在题海的潮汐中泅渡。

抽屉深处,揉皱的试卷堆积成小小的山丘。那些鲜红的印记,是抵达梦想前必然要跋涉的荆棘滩涂。我渐渐懂得,所谓成长,不过是无数次在“所求”与“所得”之间那道幽深峡谷上,颤巍巍地架起独木桥。每一次失足坠落,并非全然虚掷,它教会骨肉以更坚韧的质地,如同古树在风折处结出更硬的疤。原来,唯有真正失去过,才隐约窥见胜利那扇窄门的方向——它从不许诺坦途,只在荆棘尽头,投来一线熹微的光。

夜自习的灯火,终于一盏一盏暗下去,如同疲惫的眼睑缓缓合拢。空旷的教室只剩下我,笔尖在演算纸上划出最后一道长长的轨迹,如同一声无声的呐喊,在寂静中耗尽所有气力,笔直而锐利。它最终停在纸页边缘,微微颤抖,然后归于一种奇异的平静。

我靠在冰凉的椅背上,闭上双眼。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永不坠落的星辰。一种巨大的疲惫与一种更巨大的释然,如同退潮后温润的沙,悄然漫过脚踝。那些被时间啃噬的焦虑,被试卷磨砺的痛楚,被分数衡量的得失,在此刻的沉寂里,似乎都暂时沉入了水底。

我拿起笔,在那张演算纸的尽头,在最后那道力竭的笔痕旁,轻轻写下几个字,如同在时间的沙地上留下一个微小的印记。然后,将脸埋进臂弯,沉入一片温柔的黑暗。

Dream on。在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里,在试卷堆积的潮汐之上,在青春这趟注定颠簸的航行中。唯有如此,才能泅渡过这漫长的、以笔为桨的岁月长河,抵达那或许微茫、却终将属于我们的彼岸晨光。


五、


Screenshot_2025-10-23-21-07-57-981.jpg



收起
40
36
共16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艾萨克鼠一(团长)
1月前
来啦,我来瞅瞅
6条评论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你好1.png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呢?

用户头像
艾萨克鼠一(团长)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好文艺啊,可惜我语文没多好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艾萨克鼠一(团长)
1月前

谢谢评价,

我觉得语文就是多读书(各种名著(总有你感兴趣的)),然后多思考生活,然后自己随便写点自己的生活

用户头像
艾萨克鼠一(团长)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对啊,我现在看老多书了,就是不会思考

用户头像
forming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好多引用 愿那汽水消磨的时光氤氲在你的生活里

同为高二看不懂捏(愧)

没啥好说的 推歌 soul below

“busy with their starring roles,their own tragedy”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forming
1月前

好的,下次听一听,同时也推荐一下我序言里写的那些歌和书

用户头像
时墟徐行(想钱想疯版
1月前

天哪!

这就是高中生文笔?!

我只会写硬对偶的律诗。。。我初一啊

好厉害!尽显文笔高超,像是文学家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会写诗已经超越大多数同龄人了吧,所以你也很强了

文学家担不上,只是因为这是整个文集的序言,所以我打磨的很细致,这已经算是我的巅峰水准了

未来这个帖子里应该会有现代诗,但律诗我是真不咋会写(只有之前老师布置此类作业的时候写过)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又看了一遍《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而发,为其纸醉金迷的生活熏陶,又突感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不确定与关系的互相利用,也应此更感到盖茨比的了不起
                     烟花,梦,海面,绿光
城堡的烟花为你而绽放,
却陶醉了一群无关过客。
香槟醉着驿动的心,
酿出破碎的梦。

遥远的一幕幕又在心中放映,
鲜花正艳,
心上人着霓裳羽衣,入我心。
卡萨布兰卡的咖啡熏人,
却甜了少年肠。

海面波涛,雾扬起,
绿光又点亮了我的梦,
是你在那里。
我知道如此。

哦,亲爱的,
酒精迷幻不了一个爱你的心。
哦,你该知道,
子弹杀不死我,
杀死我的,是你不再单纯的心

我发现佬你写作很有特色,主要是以社会为切入点开始阐述一段故事,

不仅有很精致细节的词,同时有很生动的灵活的句子,

让人身陷其中,同时你以与朋友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乐趣的同时不失表达~

然后就是名句也有很多,很有文采~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谢谢评价!

我喜欢读一些思想浪漫有又揭露现实的书,所以我写的文章都会在描写中穿插一些对现实的映射。再加上我是海明威的粉丝,所以我一般都只写事件和想法,而不加自己的批判

用户头像
b:(
1月前
当年先生退出文坛我是极力反对的!

文笔绝了

高二生的思想深度啊

想问一下枪花哥(不介意本入这么称呼吧¿)平时作文是写议论文么?

西安那边议论文格式固定否?


10条评论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不介意的,

平时考场作文都是写议论文的,格式大多数都是三个分论点来写,当然,你要是有一些独特的写法且自信能拿高分也是可以的

用户头像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哦哦

看来要求和江西差不多

我们老师总说江西格式死板比其他省low很多不好意思去见人……

看到一个稀有的比本入年长的人了

论坛里年龄偏小的挺多的……大概大了都退坛了(¿)……高中时间好紧……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1月前

格式死一点的话虽然发挥空间小一些但可以极大缩短构思时间啊

本入总是碰到些感觉可以发挥一下的题目想写一波绝的,结果要构思半天,最后时间不够潦草结尾😭

用户头像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但在这里是死得彻底

立意和标答不一样写再好都是42往下

而且语言扣得很死

总之就是想法也不能太独特

构思也花长时间的😿中心拿捏不到标答就可以等死了😿

我们班所有人写出来的作文几乎一样呃

然后也经常错的如出一辙……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1月前

啊?那很离谱了!为你们感到难过。

为什么要在主观性最大的作文上立那么多框框架架?

其实你们这种比八股文还狠,毕竟八股文只限定结构还能自己决定内容🤔

用户头像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确定啊………

想到本入老师曾说过

一个考进某985的学长作文因为立意偏离标答,写得很好也才拿42分

后来他在大学时把其作文向一渐江的室友展示,

其室友表示这篇作文在浙江拿满分都有可能………

江西现在今年高考物理卷都没敢放出来,因为太难了有失常理

化学卷也不装了直接上竞赛题

对江西己经服气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1月前

那我只能祝你加油了!(本入默默庆祝自己不在江西)

用户头像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感谢♡

好的不打扰了

花枪哥晚安

本入补语文实词去了……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1月前

晚安,我要睡了

(聪明的我为了防止天天熬夜学习猝S,决定每周三晚上早睡)

对了,泥怎么称呼啊?

用户头像
岚潸的一场秋祭,盛大而微渺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风祭或s

真名改编

大名和小名的区别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我坐在天台边缘,听着风在耳边如泣如诉,双足悬空于城市之上,摇摇欲坠。楼下的街道,车流如注,人流如织,霓虹灯开始闪烁起来,渐渐亮起,又渐渐熄灭,像一场场无声无息消逝的梦。我坐于此处,似乎与这世界格格不入,又仿佛被遗弃于繁华之外,独享这方寸间的孤寂。
我探手入书包,触到那本《太阳照常升起》粗砺的封面,巴恩斯在巴黎的迷惘与痛楚,隔着书页也能灼伤指尖。我于此,又是否迷途?书包里,还有一张未曾及格的试卷,被揉成一团,塞在角落里,如同被揉皱的自身价值。我再次掏出手机,耳机里,Axl Rose撕裂般的追问在耳道里冲撞回旋:“Where do we go? Where do we go now?” ——这焦灼的诘问,如荆棘般缠绕内心,我确然不知自己究竟该在何处,又该归属何方。
我凝视着下方,城市灯火如蛛网般蔓延,光线编织成网,网住了无数人,也网住了我。我仿佛看见自己亦如网中挣扎的昆虫,被无数条线牵引着,在学业与父母期待之间,在同伴的喧闹与内心沉默之间,在那些“应该”和“想要”之间,被拉扯得几乎断裂。我望着那些被灯光切割成无数碎片的窗户,每一扇窗后,大约都上演着不同的悲欢离合。然而,那些热闹与喧嚣,却愈发显得遥远而陌生,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我听见耳机里,Roger Waters的声音如同从深水传来,冰冷而疏离:“There is no pain, you are receding… I have become comfortably numb.” 这份麻木亦是我的庇护所,帮我隔绝掉那扑面而来的痛苦。这孤独如影随形,侵蚀着我,让我的知觉如沉入深水般,渐渐冷却、钝化。
远处的霓虹灯牌,又一个“梦”字熄灭,如同被现实吹熄的烛火。我凝望着那片黑暗,思绪飘忽不定。我究竟该去向何方?是继续在人群里扮演一个模糊的影子,还是该转身,去追寻那无人知晓的、只属于我的微弱光芒?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我学着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喃喃自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日日重复着这无谓的节奏,从一日到另一日,生命在日复一日的踌躇中,是否亦将无声无息地被磨损殆尽?
我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结束吗?不!我依旧站在天台边缘,只是轻轻拍落衣上的尘土。风更大了,吹得衣衫猎猎作响,我站定,如同立于悬崖边一块孤石。我环顾四周,城市灯火如星河般铺展,每一盏灯下,都藏着一个故事,一个或许同样孤独的灵魂。我并非唯一被抛入这片喧嚣之海,却不知何去何从的旅人。
耳机里,David Gilmour的吉他声如水流淌,Roger Waters的声音在风中低语:“How I wish, how I wish you were here. We’re just two lost souls swimming in a fish bowl, year after year.”这世上,多少灵魂如我一般,在无形的鱼缸里漫游,一年又一年,在透明的壁垒中,渴望着被理解,被看见。
我只是转身,朝着那扇通往下方世界的铁门走去。每一步都踩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回响,似在叩问大地,也叩问自己。我明白,答案并不悬于这危楼之顶,亦不会藏身于某句歌词之中。明天,我仍将背上书包,汇入那汹涌的人潮,成为人海中的一滴水珠。然而,我心中某个角落,那盏灯尚未熄灭——它微弱地燃烧着,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执着地亮着,它无声地告诉我:
纵然此身如尘埃飘零,灵魂却不可在喧嚣中沉沦;纵然明日依旧迷茫,内心的火焰,也需在荒芜中独自燃烧,直至照亮前路。
10条评论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致那段孤独且的,在怀恋中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用户头像
党卫!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咋伤感了?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党卫!
1月前

不是伤感,而是我认为应该用文章记录一下我人生中最重要却最孤独的时间,我怕我自己慢慢忘了,同时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走出迷茫。

另外,你都说了,那就交个朋友吧

用户头像
党卫!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行啊朋友,感觉我在抑郁的时候我那天生的乐观总在和我做对🤔

用户头像
你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水蒸气罢了
1月前

做想干的事便是如今最大的治愈与安慰...

加油,我们淋的雨不同,同样我也无法对你如今的困境做出评判,但是可以祝你:

1743738050654.jpg

用户头像
时墟徐行(想钱想疯版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暮暗阴雨

寂夜孤啼

这可以说我是我孤独的时候了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你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水蒸气罢了
1月前

谢谢了,但我大抵已经走出来了吧,不然也不会从容的写下这篇文章了

这句话很好,图我就偷走了!😋

用户头像
时墟徐行(想钱想疯版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好图!

我要睡觉了,正好交个朋友!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时墟徐行(想钱想疯版
1月前

OKOK👌

用户头像
你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水蒸气罢了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嘿嘿,主播还是很有品的,这个图不错吧?😋

其实我只要是发在评论里的图就是给你们随便拿的,除非我特别声明了或者是发在帖子里的💦💦💦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意识从混沌的深水区挣扎上浮,窗外仍是浓稠的墨色,只有路灯一点昏黄的光晕,固执地拓印在冰冷的窗玻璃上。像某种无声的召唤,催促着这具尚未完全苏醒的躯壳。潦草地洗漱,机械地吞咽,书包甩上肩头——那重量,是日复一日的锚,也是启程的号角。推开门,清冽的空气如刀锋般切入肺腑,我呵出一团白雾,它在昏黄的光晕里升腾、弥散,像某种短暂存在又旋即消逝的宣言。我缩紧脖颈,独自踏入这尚未醒来的街巷,朝着那个被命名为“学校”的坐标点,开始每日的朝圣。
街道在脚下延伸,如同一条沉睡的河床,我们则是其中流动的碎屑。骑车的少年,老旧链条发出“吱呀——吱呀——”的呻吟,车铃偶尔的“叮当”,在空旷的清晨里显得格外突兀,像砸碎寂静湖面的石子。公交车庞大臃肿的身躯喘着粗气停靠,瞬间吐纳出拥挤的人潮。车厢里,体与身体之间没有缝隙,只有书包带子深深勒进肩膀的疼痛,提醒着各自的存在。而我,还有那些沉默的步行者,在料峭的晨风里疾走,呵出的白气在路灯下明明灭灭,如同我们体内短暂逸出的、躁动不安的魂灵。便利店的玻璃门后,透出温暖的光晕,一两只流浪猫蜷缩在光影边缘,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噜”声,那声音微小却自成宇宙,在冰冷的清晨构筑起一个短暂而温暖的乌托邦。我们彼此匆匆点头,或只是眼神的交错,脚步不停,像无数条细小的支流,被无形的引力牵引,汇入同一条奔涌的河道,流向那个既定的、被规划的终点。这重复的汇流,总让我恍惚,仿佛看见无数年轻的身影在城市的峡谷间穿行,眼神里燃烧的,是相似的、对某种尚未定义之物的渴望。
冬天的跋涉,最是考验肉身。北风如同冰冷的剃刀,刮过裸露的皮肤。我裹紧单薄的外套,像一片被风驱赶的枯叶,在寒流中瑟瑟前行。有一次,冻僵的手指失去了知觉,一叠试卷竟从指间滑脱,“哗啦”一声,洁白的纸页如受惊的鸟群,在冰冷的风中四散翻飞。旁边一个身影几乎同时弯下了腰,冻得通红的手指在寒风中笨拙却迅速地捕捉着那些飘飞的纸片。“快跑啊,要迟到了!”他的声音裹在风里,带着笑意,却奇异地像投入冰水中的一块炭火,瞬间在我胸腔里激起一股暖流,融化了指尖的麻木。这猝不及防的暖意,微小却真实,是这冰冷路途上不期而遇的恒星,照亮了某个瞬间的荒原。
雨天则让路途变成一场狼狈的默剧。无数雨伞在头顶拥挤、碰撞,水珠沿着伞骨滑落,冰凉地钻进后颈。鞋底踩过浑浊的积水,泥点便如跋涉的勋章,溅上裤脚。雨幕模糊了视线,也模糊了行人的面目,世界被压缩成脚下湿滑的方寸之地,只剩下雨滴敲打伞面的单调鼓点,持续不断,如同某种永恒的背景音。这湿漉漉的行走,没有起点,也似乎没有终点,只有移动本身在持续。每一步,都踏在流动的镜面上,映照出我们被雨丝切割的、不断变形的倒影。道路本身,成了唯一的真实。
当尖锐的铃声终于刺破空气,像一道闸门落下,暂时截断了这奔涌的河流。我坐在固定的方格里,窗外天色渐明,晨光在玻璃上流淌。书页在眼前摊开,油墨的气味弥漫开来。讲台上,声音在讲述着远方、公式、历史。然而,我的目光却常常失焦,思绪像脱缰的野马,挣脱这四壁的围困,奔回那条刚刚踏过的路。那条路上,有刀子般的风,有冰冷的雨滴,有冻僵的指尖,有飘散的纸片,有同行者模糊而温暖的轮廓,有便利店玻璃后那慵懒的、自成天地的呼噜声。那才是真正在呼吸的、带着体温和尘埃的课堂。我知道,这铃声只是短暂的休止符。当它再次响起,我又将起身,再次汇入那无声奔涌的人潮,踏上那条路——那条在脚下不断延伸、循环往复,既通向已知的牢笼,又隐隐指向内心某种无法言喻的躁动与探寻的“在路上”。它并非横贯大陆的66号公路,没有引擎的轰鸣和爵士乐的喧嚣,但它同样承载着年轻灵魂的每一次悸动、每一次微小的抵抗与每一次对自由的隐秘渴望。我们日复一日地走着,走着,像一群沉默的朝圣者,走向一个并非由自己选择的圣殿,而灵魂的一部分,却总在别处游荡,在清晨的薄雾里,在雨水的倒影中,在车轮碾过柏油路的节奏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未被命名的方向。
用户头像
THREE TWO
1月前

那么来我帖子看看

暑假闲的写了点东西 开学就没空力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时光的列车,无声地滑过待了三年的走廊。他站在空旷的窗前,十七岁的目光深邃而绵长,逆着光轨,试图触碰那个起点:初秋的薄阳里,背着书包的少年,脚步带着生涩的试探,眼神里却盛满了未经世事的憧憬。浮尘在光柱中游动,像被惊扰的、关于过去的微尘。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初一的操场。那个奋力奔跑的身影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是他初次尝到“闯荡”的滋味。汗水蒸腾,跑道在脚下无尽延伸,风声撕裂耳膜,肺腑灼烧似要焚尽。终点线前,他终究力竭扑倒,眼前只有模糊的白色刻痕,和骤然腾起、被命运踏碎的、微苦的尘埃。他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自己十四岁时,那沾满尘土却依然倔强指向远方的、初试啼声的脚印。 那是序章的第一行,带着跌倒的钝响。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初二的黄昏。那个倔强仰头的剪影就在办公室门外,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是他思想初生的棱角,与成人世界第一次无声的碰撞。失利的阴云低垂,他屏息凝听门内的声响:粉笔笃定敲击黑板的节奏、师长低沉如钟的讲解、书页翻动如溪流潺潺……这些声音交织成网,温柔地缚住他年轻的桀骜。紧握的拳心之下,是心底无声涨落的、羞惭与顿悟的潮汐。他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自己十五岁时,那看似坚硬却被一句温言轻易洞穿、融化成春水的、脆弱的反叛盔甲。 那是序章里,最温柔也最深刻的转折。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初三漫长的雨季。那些伏案的剪影就在书山题海的围困中,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是无声的沉浮与积蓄。试卷如雪,层层叠叠,筑起冰冷的城墙。然而,当那猩红的倒计时牌上,“1”字在某个清晨骤然迸裂,积蓄的力量终于冲破堤坝——“跑!” 挣脱桌椅的桎梏,他们如决堤的洪流涌出,冲向那条再熟悉不过的走廊。此刻,它不再是单调的过道,而是一条被青春的脚步点燃、被灼热的呼吸填满的、通往未来的、光芒迸溅的甬道!他们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自己十六岁时,将如山岁月决绝抛向身后,向着未知的光明纵身跃去的、燃烧的背影。那是序章最壮阔、最激昂的终章段落。
时光的列车永不停歇,轰鸣着驶向远方。他指尖轻拂窗沿,带走一层薄如蝉翼的时光之尘。欢笑、泪水、跌倒、奔跑、倔强、妥协……凡此种种,皆已沉入记忆幽深的河床,成为不可复返的过往。然而,这过往,这被时光封存的每一页,又何尝不是命运为未来精心书写的、庄重的序章?它无声地注入生命的河床,在灵魂深处,悄然沉淀为一种方向,一种力量——那是在未来旷野上奔突时,最深沉的回响与最明亮的底气。
原来,那些懵懂的试探、跌倒的尘土、融化的倔强、燃烧的奔跑……它们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命运之笔在青春扉页上,落下的第一行墨迹,郑重宣告一个更辽阔故事的开始。
少年啊,你与我,皆是彼此生命长卷中,那最值得期待、最波澜壮阔的开篇。
愿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原文案(聪明的主播直接用AI搜了):


**亨利:谁与争锋(节选/退役特辑经典文案)**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酋长球场,32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 还是那辆列车,随着时光送走了匆匆过客,静静开往另一片大陆。33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依稀浮现着自己25岁的模样。远方的期许固然美好,而列车的短暂停留更好像岁月的美丽回眸。当时光奏出回家的天籁,35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勾勒出自己29岁的动人画面。


渐行渐远的车辙,默默带走了属于四座城市的喧嚣,却指引着一路跟随的人们去追寻那段逝去的时光。当岁月含泪悄悄转身,37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试图回到原点,那个出发的站台,记起自己背起行囊时,十七岁的样子。


**就在那时光的隧道里,总有一个瞬间让你分不清自己是32岁还是22岁,总有一次相遇让你无悔倾尽所有的过往,总有一幕场景让你以为青春可以重新来过,总有一次回首让你怎么也看不清自己年轻的模样。** 走出时光的隧道,你终于豁然开朗,你感激它给了你五段精彩纷呈的旅程,给了你一生无法割舍的枪手情缘。


你还可以陪伴,以另外一种姿态,却以同样一种情怀。**时间的尽头,并不是旅程的终点,从海布里驶出的列车,回到原点,它还将重新启程。**


哥哥竟然好几天没更了

写作会有助于缓解心情吗(我最近想浅浅试试写点小说什么的,不行就算了)

我真怕我一写更忧郁了

我不行了

4条评论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没更新是因为作业多20.png

大概明天就能更?

至于缓解心情的能力我想大概是有点的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永动机对吗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哇哇哇

我会帮你把老师和作业全部推下楼梯

不出意外的我真的好抑郁,已经打算8号去医院了,如果还有问题以后可能就会淡坛一阵子了

高一作业确实少,一科只有两套卷子,如果一天一夜写下来包写完的,可惜我有课,把文科给我爸妈写了,剩下的打算今天熬夜肝出来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永动机对吗
1月前

谢谢你的好意啦!

没经历过你的苦难我也没资格评价,但还是祝你健康快乐,毕竟论坛上幽默有趣的你真的影响了许多人!

祝你的生活一帆风顺吧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永动机对吗 回复 Guns and Rose
1月前

嘿嘿嘿没想到吧

我是间歇性发病

现在已经正常力

(这两天我一直很奇怪,因为以前都是8到10点发病,但这两天突然成3到5点了。。。。。)

用户头像
Guns and Rose
1月前
班门口那“高二”两字在我心底激起一圈无声的涟漪:半程已过。
我低头,指腹下压着的试卷,墨迹犹新,却似一片铅灰的云。那些被红笔刺穿的错误,是昨夜灯下苦熬的沙粒,磨砺着一种名为“梦想”的幻影。时间是一道无声的渊薮,它不疾不徐地吞噬着少年们轻快如鸽的时辰,只留下书页翻动时沙沙的叹息,如同沙漏里细密而固执的流泻。
窗外,天光被教学楼切割成狭长的条块,一格一格,如同我们被精确划分的日程。我偶尔抬头,目光撞上邻桌少年同样疲惫的眼。他镜片后的眼神,像困在玻璃瓶中的萤火,微弱却固执地亮着。我们彼此无言,只听见笔尖在纸上犁出的深痕,沙沙作响,那是我们共同的心跳频率,在题海的潮汐中泅渡。
抽屉深处,揉皱的试卷堆积成小小的山丘。那些鲜红的印记,是抵达梦想前必然要跋涉的荆棘滩涂。我渐渐懂得,所谓成长,不过是无数次在“所求”与“所得”之间那道幽深峡谷上,颤巍巍地架起独木桥。每一次失足坠落,并非全然虚掷,它教会骨肉以更坚韧的质地,如同古树在风折处结出更硬的疤。原来,唯有真正失去过,才隐约窥见胜利那扇窄门的方向——它从不许诺坦途,只在荆棘尽头,投来一线熹微的光。
夜自习的灯火,终于一盏一盏暗下去,如同疲惫的眼睑缓缓合拢。空旷的教室只剩下我,笔尖在演算纸上划出最后一道长长的轨迹,如同一声无声的呐喊,在寂静中耗尽所有气力,笔直而锐利。它最终停在纸页边缘,微微颤抖,然后归于一种奇异的平静。
我靠在冰凉的椅背上,闭上双眼。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永不坠落的星辰。一种巨大的疲惫与一种更巨大的释然,如同退潮后温润的沙,悄然漫过脚踝。那些被时间啃噬的焦虑,被试卷磨砺的痛楚,被分数衡量的得失,在此刻的沉寂里,似乎都暂时沉入了水底。
我拿起笔,在那张演算纸的尽头,在最后那道力竭的笔痕旁,轻轻写下几个字,如同在时间的沙地上留下一个微小的印记。然后,将脸埋进臂弯,沉入一片温柔的黑暗。
Dream on。在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里,在试卷堆积的潮汐之上,在青春这趟注定颠簸的航行中。唯有如此,才能泅渡过这漫长的、以笔为桨的岁月长河,抵达那或许微茫、却终将属于我们的彼岸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