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同学少年都不贱》——枪花的文集

也是步入高中二年级了(中二病?🤔),总是感觉思绪良多,遂作此文集,希望大家喜欢(不喜欢也没用,主包就这水平🤓)
不定时更新(一般在评论区发,个人觉得写得好的就放到上面),请大家尽情评价
同学少年都不贱(兼本文集小序)
毕业季的喧嚣终于沉落,操场空旷得如同被遗弃的壳。风卷起几张纸片,如蝶般在空寂的天地间飘飞。我们几个少年散坐在台阶上,肩膀挨着肩膀,传递着冰凉的可乐瓶。水珠滚落,滴在滚烫的水泥台阶上,瞬间蒸发成渺茫的痕迹——我们曾共同分享的青春,难道也终将如此蒸发,杳无踪迹?
那时,我们真如杜甫所写“同学少年都不贱”,彼此平等,毫无贵贱之别。在教室里,在数学题与作业本涂鸦的罅隙里,躲藏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夹杂着无人知晓的忧愁。在操场上奔跑、跳跃,汗水浸透的衣衫贴紧脊背,炽热阳光下的身影仿佛永远不知疲倦。小卖部前,为几颗糖的滋味争论不休,又为一句笑话笑作一团——彼此间如此亲密无间,仿佛连心跳都同频共振。
然而往昔的亲密无间,终将随着岁月而改变。我偶尔会想起霍尔顿·考尔菲德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既倔强又脆弱的呼喊:“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我们,是否也终将奔向那看不见的悬崖?这守望的职责,又该交付给谁?鲍勃·迪伦苍凉的吟唱如预言般在耳边响起:“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承认吧,河水已漫过堤岸。”时代之河奔流不息,谁能保证自己不被裹挟而去?那“不贱”的平等少年,终将随这洪流各奔东西,在命运的岔路口各自挣扎。
未来,我们终将散落天涯。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盏微弱又执着的绿灯,仿佛在眼前闪烁:“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被推入过去。”纵使奋力向前,那绿灯所象征的纯粹过往,是否终究只能成为被推入的“过去”?我们曾如Pink Floyd乐队在《The Wall》中唱出的少年,奋力抵抗着高墙的筑起:“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然而,那堵墙终将矗立,隔开彼此,也隔开我们与过去的自己。
夜幕终于低垂,我们缓缓起身道别。我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在暮色中模糊、缩小,最终没入街角。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惶恐,像塞林格笔下霍尔顿所感受到的,那种对“假模假式”世界即将吞没纯真本我的恐惧。我明白,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曾经发誓绝不成为的人——那“不贱”的少年,终将如Nirvana乐队在《Smells Like Teen Spirit》中所唱的那样,在“Here we are now, entertain us”的洪流里,被冲刷得面目模糊。
岁月如河,纵使少年们曾以纯净的“不贱”姿态并肩而立,可时代的洪流终将冲刷我们各自奔赴不同的河岸。惶恐的种子早在少年时便已种下:我们终将在人海中失散,纵使重逢,也再难辨认彼此眼中曾经清澈的光芒。那“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平等与纯粹,终成记忆的孤岛——而我们,终将随波逐流,成为自己当年最不愿成为的人。在物是人非的洪流里,我们一边挣扎,一边沉没;那盏象征过往的绿灯,终在暮色深处,无声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