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

物理
关于《红楼梦》

用户头像
茉球 更新于2025-10-4 06:43:47


先停更一段时间哈💦

转载书中的一些解析在加一点自己的看法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给中国古典文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人特别残酷。我们今天当然知道,压迫妇女的,根本上是制度,不是男性。但在那样的制度下,恐怕没有一个男性不是夫权主义者,大男子主义者,没有一个男性不是自以为高出妇女一等,把妇女视为花鸟,玩物和工具。妇女解放的斗争对象当然不是男子,但妇女解放的每一步,无可避免的要同男子这种贱视妇女的态度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几千年的黑沉沉的囚禁和虐杀妇女的牢狱中,竟然第一次听见“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样的呼声,这是多么了不起!这样的呼声,如果出自女儿之口,例如黛玉就说过“什么臭男人!”当然也不能使人另眼相看。但是现在是出自男子之口,他不但不以“男子汉大丈夫”的在女性面前自骄,并且不以“通灵宝玉”的化身自骄,而是由衷的自惭形秽,自称“浊玉”,想想看,说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又何尝不可!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来了被毁灭的女孩不仅是外形的美丽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

就拿林黛玉来说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与追求,她的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读者如果不是了解了这一切,深深的感觉到这是一个高洁美好的人,如果不是久已感她之所感,爱她之所爱,和她同忧同乐,同笑同啼,她的悲剧就不会这样让读者感到回肠荡气,惊心动魄。

目前算是预热吧💦,先更到这哈,茉球的斯人初中要写作文,作业还死多😇

收起
36
19
共8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1月前
沙发,蹲一手♿♿♿
2条评论
用户头像
茉球
1月前

那么快!

用户头像
回复 茉球
1月前

包的包的,红楼梦本大直男看不懂一点♿♿♿

用户头像
茉球
1月前
你的气质,来自于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董卿
用户头像
茉球
1月前

《红楼梦》主要人物

十二金钗: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李纨 妙玉 史湘云 王熙凤 贾巧姐 秦可卿

十二丫鬟:晴雯 麝月 袭人 鸳鸯 雪雁 紫鹃 碧痕 平儿 香菱 金钏 司棋 抱琴

十二贾氏:贾敬 贾赦 贾政 贾宝玉 贾琏 贾珍 贾环 贾蓉 贾兰 贾芸 贾蔷 贾芹

四春: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四宝:贾宝玉 甄宝玉 薛宝钗 薛宝琴

四王:王夫人 王熙凤 王子腾 王仁

四尤:尤老娘 尤氏 尤二姐 尤三姐

四草辈:贾蓉 贾兰 贾芸 贾芹

四玉辈:贾珍 贾琏 贾环 贾瑞

四文辈:贾敬 贾赦 贾政 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 贾代化 贾代修 贾代善

四烈婢:晴雯 金钏 鸳鸯 司棋

一主三仆:史湘云———翠缕 笑儿 篆儿   贾探春———侍书 翠墨 小蝉   贾宝玉———茗烟 袭人 晴雯   林黛玉———紫鹃 雪雁 春纤   贾惜春———入画 彩屏 采儿   贾迎春———彩凤 彩云 彩霞

用户头像
bissmerry
1月前
是对的,水浒和三国都对女性有变态的敌视
用户头像
茉球
1月前

贾宝玉人物形象赏析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和赤霞宫神瑛侍者的转世真身,是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居民。(虽然茉球并不喜欢贾宝玉,但无可反驳,他确实是社会两性平权思想的先锋者)

(一)曹雪芹的性别角色意识与贾宝玉的“男性解放“形象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封建贵族阶级内部的叛逆者形象,是封建社会崩溃前夜的新人形象,这几乎成了今天广大红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共识。而当我们以男性解放思想为背景重读《红楼梦》时便会发现,曹雪芹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处处流露出对传统的男性社会性别角色的颠覆。毫不夸张的说,曹雪芹是具有初步两性平权意识与男性解放思想的作家,虽然,受其时代的局限,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性别角色是怎么回事。但他在塑造贾宝玉这一人物身上,凝聚了男性解放思想所信奉的诸多理念,这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形象,同时又是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叛逆者。让我们试着以男性解放的视角,重新审视一下宝玉的形象。

1.贾宝玉背叛了“男性应该事业有成”的性别角色意识

儒家文化观念下的理想男性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贾宝玉是被其家庭寄予厚望的一个人物,贾政等对宝玉的期望,自然是“深精举业”,平步青云,光宗耀祖。然而,贾宝玉一生都鄙弃功名利禄,最痛恨所谓“仕途经济”。这种“不思进取”是与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男性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在贾宝玉那里,与功名相对的,是“风月诗酒”,他沉浸在其中而自得其乐

茉球打字比较慢,所更新会比较慢哈💦


5条评论
用户头像
艾萨克鼠十三
1月前
红楼梦后半本好像不是曹雪芹写的,不然以曹雪芹对这部小说的热爱程度怎么会把黛玉的下场写的那么凄惨QAQ,黛玉虽爱宝玉,也爱哭,但她哭的是世尘,是人生百态,怎么可能因为宝玉娶了宝钗郁郁而终TAT
用户头像
茉球 回复 艾萨克鼠十三
1月前

《红楼梦》续本的事我们都不清楚

但茉球个人觉得贾母和凤姐的“调包计”是不高明的

林黛玉对于贾母是亡女的亡女,凤姐在书中也能看出她十分喜欢林黛玉

所以不大可能联合起来欺骗黛玉,因为从凤姐许多言语中能知道她是希望宝黛可以在一起的

贾母也用“冤家”来说宝黛,这在古代“冤家”的意思可跟现在不一样,就是默认宝黛是一对的

贾母不会伤了黛玉的心,但也不会让宝玉娶了黛玉。贾母是世家大族的小姐,嫁到贾府是也是鼎盛时期

她的观察能力和管家能力是不用说的,她已经意识到贾府的衰败,只是不想管了

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孩子,她把贾敏嫁给林如海而不是四大家族,就是不愿贾敏卷入世家的纷争,而林如海也家世显赫,本身又是朝廷重臣,是个良配

林黛玉作为贾敏的孤女,和她母亲一样,贾母自然不会把他她嫁给四大家族的人,哪怕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子

所以在茉球看来,曹雪芹一直陷入一个抉择中出不来,理想与现实,也就是书中的黛玉和宝钗。黛玉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知己,而宝钗,是世俗中的妻子

在思考后半本的走向时,作者也是经历很痛苦的挣扎。但他最后一定是选择了世俗的,因为作者知道,理想不会成为现实

所以茉球感觉就算是原书,木石前盟也不会圆满的💦

用户头像
艾萨克鼠十三 回复 茉球
1月前

宝黛不一定会圆满,但黛玉或许不会那么凄惨QAQ,黛玉为什么死了,她是我红楼梦中最喜爱的角色QAQ

用户头像
茉球 回复 艾萨克鼠十三
1月前

茉球最喜欢史湘云,他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和茉球很像🤧

用户头像
艾萨克鼠十三 回复 茉球
1月前

红楼那些令人惊叹的女性最后结局都意难平,尤其是黛玉,就那么潦草死去了QAQ

用户头像
yhyds
29天前
为什么不更了?
3条评论
用户头像
茉球
28天前

不是不更啦,是茉球没时间更,

更一次打字需要很长时间😖

明天茉球上完课有可能会更❤️

用户头像
贫道东山 回复 茉球
28天前

帖子有没有王的联系啊,就是那个头像是书法字体王的

用户头像
茉球 回复 贫道东山
28天前

是在说茉球嘛?茉球没有哦❤️

用户头像
茉球
28天前

要不潜更一下?

2.贾宝玉颠覆了“男性远离女性”的性别角色要求

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规范中,男孩子从小便被教育他们是不同于女孩子的,他们应该与女性保持距离。一个“成熟”但的男性如果整天和女性混在一起,沉湎于儿女情长,会被认为“没出息”。

贾宝玉毫不理睬这一切,他整日与女孩儿“厮混”,这实际上是他生活的最主要内容。用史湘云的话说,便是:“你成年家只在我们群里。”而袭人也在第三十四回中说:“他偏又好在我们队里闹。”贾母因此说:“想必原是个丫头投错了胎不成。”

男人本应有男人的事情去做,什么事情呢,自然是求取功名。而贾宝玉偏对女孩子们做的事情感兴趣。这或许是出于他的性别平等意识。

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男性霸权主义,是高高凌驾于女性之上的那份“权威”。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男性是社会的主宰,女人是奴仆,是被轻视与奴役的

此评论下面不要回复,但可自行开楼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茉球
18天前

3.贾宝玉挑战了“男性阳刚”的角色定位

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对男女差异有着明确的规定,男人的“阳刚”对应女人的“阴柔”。为了塑造这一不同的性别形象,男性和女性在幼年的游戏内容上便有区别,而贾宝玉却要打破这区别。第六十二回,香菱等人斗草,“可巧宝玉见他们斗草,也巡了些花草来凑戏”。这种女孩们的游戏,荣宁二府中,恐怕也只有宝玉这一个男性会热衷参与。

那一段“宝玉葬花”更是“女人味儿”十足,也可以说是“兼性”十足:宝玉“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扣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些菱和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这举动,整一个林黛玉葬花的翻版。

贾宝玉被公认为多情公子,而这多情,也恰是为男性的阳刚形象所不容的,是贾宝玉对传统男性性别角色的另一背叛之处。至于说到贾宝玉爱哭,因为能体现男性解放的兼性理念。

4.贾宝玉不理睬“男性老成持重”的性别塑造

直到今天,“老成持重”“成熟稳重”的男性仍是社会性别要求下的“理想男性”,而宝玉“谤僧毁道”,用袭人的话讲,就是“说话不顾禁忌”,这种性情的自由随意,不受约束,同样是男性解放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

无论怎么说,《红楼梦》是一场梦,一场支离破碎的梦。作者的"狠心"让她们的梦都沒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茉球
14天前

时代既定而已,通俗的说《红楼梦》只是映射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真实生活罢了

宝黛的爱情是不被时代看好的,钗玉的婚姻是时代所认同的,都是时代的局限性

所谓红楼悲剧,不过是人们见多了圆满的结局,见惯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受不了有人把真实的封建时代写出来吧

有时我们口中的be,可能只是见不了在书中也要看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