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元素周期表] 氢

氢 (Hydrogen)
基本信息
元素符号: H
原子序数: 1
原子量: 1.008 (约为1)
位置: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第IA族(但性质独特,不属于碱金属)。
电子构型: 1s¹
原子结构
最简单的原子: 氢原子是结构最简单的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
同位素: 氢有三种天然同位素。
氕 (Protium), ¹H: 最常见,约占99.98%,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无中子。
氘 (Deuterium), ²H 或 D: 又称“重氢”,原子核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是核磁共振(NMR)和重水(D₂O)的组成部分。
氚 (Tritium), ³H 或 T: 具有放射性,原子核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半衰期约为12.3年,用于核聚变研究和自发光标志。
物理性质
状态: 在标准条件下,是无色、无味、无臭的双原子气体(H₂)。
密度: 最轻的气体,密度远小于空气。
熔点和沸点: 极低(熔点: -259.16°C;沸点: -252.87°C),仅次于氦。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形态: 在极高压力下(如木星、土星内部),可呈现为液态甚至金属氢,具有超导特性。
化学性质
反应性: 氢气本身相对稳定,但高度易燃,与氧化剂反应剧烈。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
2H₂ + O₂ → 2H₂O
(燃烧或爆炸),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热。与卤素反应: 如
H₂ + Cl₂ → 2HCl
,生成氯化氢。还原性: 在高温下能还原许多金属氧化物,如
CuO + H₂ → Cu + H₂O
。加成反应(氢化): 与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如烯烃、炔烃)加成,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例如将植物油氢化制成人造黄油。
存在与制备
自然界存在:
极少以游离态(H₂)存在。
主要以化合态存在,最广泛的是水 (H₂O)。
存在于几乎所有有机化合物(如石油、天然气、动植物体)中。
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约占宇宙总质量的75%。
实验室制法:
金属(如锌、铁)与稀酸(如盐酸、硫酸)反应:
Zn + 2HCl → ZnCl₂ + H₂↑
工业制法:
天然气蒸汽重整: 最主要的方法。使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
CH₄ + H₂O → CO + 3H₂
水电解: 利用电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2H₂O → 2H₂↑ + O₂↑
。如果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此法则生产“绿氢”。其他: 煤的气化、石油炼制的副产物等。
主要用途
化工原料: 最大的用途是合成氨 (Haber-Bosch法),用于制造化肥。其次是生产甲醇,以及用于石油精炼中的加氢裂化、加氢脱硫过程。
氢化反应: 用于食品工业(制人造黄油)、精细化工和制药业。
燃料电池: 与氧气反应发电,产物只有水,是清洁能源技术的核心。
还原剂: 在冶金、电子工业中用于制备高纯金属。
冷却剂: 由于其高比热容和导热性,常用于发电厂的大型发电机冷却。
航空航天: 液氢是火箭推进剂的主要燃料(如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