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 长度与时间测量
- 长度单位换算(m→dm→cm→mm)
- 停表读数:小圈(min)+大圈(s)
2.运动的描述
- 参照物选择(默认地面)
-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 运动的快慢
- 公式:V= s/t
- 匀速直线运动(s-t图:过原点直线)
4.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 原理:vₐᵥ = s总/t总
- 关键:斜面倾角调小(延长时间)
第二章 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条件:振动 + 介质(真空不传声)
- 声速:固体 > 液体 > 气体(15℃空气: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特性 | 决定因素 | 生活实例 |
|---------|---------------------|-----------------------|
| 音调 | 频率(Hz) | 女高音、笛子 |
| 响度 | 振幅 + 距离 | 喇叭音量旋钮 |
| 音色 | 材料结构 | 区分乐器 |
3. 噪声控制
- 三途径:声源处(消声器)、传播中(隔音板)、人耳处(耳塞)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温度与温度计
-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 使用方法:泡全、稳读、不离液
2. 六种物态变化
A[固体] --吸热--> B[液体] --吸热--> C[气体]
C --放热--> B --放热--> A
- 升华(樟脑丸变小)与凝华(霜的形成)
3. 熔化凝固曲线
- 晶体:有熔点(如冰0℃)
- 非晶体:无熔点(如蜡)
第四章 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现象:影子、日食(月球在中间)
2. 光的反射
- 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相等
- 应用:平面镜成像(虚像、等大对称)
3. 光的折射
- 规律:空气→水(靠近法线)
- 现象:池水变浅、筷子弯折
4. 色散与三原色
- 白光→七色光(牛顿棱镜实验)
- 色光混合:红+绿=黄,红+蓝=品红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1. 透镜分类
- 凸透镜(会聚):中间厚
- 凹透镜(发散):中间薄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 物距(u) | 像的性质 | 应用 |
|-------------|-----------------------|-------------|
| u>2f | 倒立缩小实像 | 照相机 |
| f<u<2f | 倒立放大实像 | 投影仪 |
| u<f | 正立放大虚像 | 放大镜 |
3. 眼睛与眼镜
- 近视眼:晶状体过凸→凹透镜矫正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 质量属性
- 不随位置/形状改变(单位:kg)
2. 密度公式
- ρ = m/V
- 水密度:1g/cm³ = 1000kg/m³
3. 测量物质密度
- 规则固体:天平测m + 刻度尺测V
- 液体:剩余法(m总-m杯)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1. 力的三要素
- 大小、方向、作用点(用箭头表示)
2.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 原理:弹性限度内,F∝Δx(胡克定律)
3. 重力
- 公式:G = mg(g=9.8N/kg≈10N/kg)
- 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 牛顿第一定律
- 内容: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惯性定律)
-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安全带应用)
2. 二力平衡
- 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 vs 相互作用力:异体(如人推墙)
第九章 压强
1. 固体压强
- 公式:p = F/S
- 增大压强:减小面积(针尖)
2. 液体压强
- 公式:p = ρgh
- 特点:同深同压、随深增加
3. 大气压强
- 1标准大气压 = 760mmHg ≈ 10⁵Pa
- 应用:吸盘、高压锅(沸点升高)
第十章 浮力
1. 浮力产生原因
- F浮 = F下表面 - F上表面
2. 阿基米德原理
- F浮 = ρ液gV排
3. 物体浮沉条件
| 状态 | ρ物与ρ液关系 | F浮与G关系 |
|---------|------------------------|---------------------|
| 上浮 | ρ物 < ρ液 | F浮 > G |
| 漂浮 | ρ物 < ρ液 | F浮 = G |
| 悬浮 | ρ物 = ρ液 | F浮 = G |
| 下沉 | ρ物 > ρ液 | F浮 < G |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 功的两个要素
- 有力 + 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
2. 功率与机械效率
- 功率(P=W/t):表示做功快慢
- 机械效率(η=W有/W总):永远<100%
3. 动能与势能转化
- 单摆:最高点(势能最大)→最低点(动能最大)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 杠杆平衡条件
- F₁L₁ = F₂L₂
- 三类杠杆:省力(钳子)、费力(筷子)、等臂(天平)
2. 滑轮组
- 公式:F = G/n(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1. 分子动理论
- 扩散现象:证明分子永不停息运动
2. 内能改变方式
- 做功:压缩气体升温(打气筒)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低温物体
3. 比热容
- 定义:c = Q/(mΔt)
- 水的c大(4.2×10³J/(kg·℃)):调节气温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1.热机四冲程
吸气→压缩(机械能→内能)→做功(内能→机械能)→排气
2. 热机效率
- η = W有用 / Q放(通常汽油机20-30%)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 电路组成
-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 串联与并联
| 类型 | 电流路径 | 开关作用 | 实例 |
|---------|----------------|-----------------|---------------|
| 串联 | 1条 | 控制所有 | 小彩灯 |
| 并联 | ≥2条 | 独立控制 | 家庭电路 |
3. 电流表使用
- 串联接入、“+”进“-”出、量程试触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1. 电压表使用
- 并联接入、量程选择
2. 电阻影响因素
- 材料、长度(L↑→R↑)、横截面积(S↑→R↓)、温度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1. 核心公式
- I = U/R
2. 伏安法测电阻
- 原理:R = U/I
- 电路图:滑动变阻器串联保护电路
第十八章 电功率
1. 电能计算
- W = UIt = Pt(单位:kW·h,1度=3.6×10⁶J)
2. 电功率公式
- P = W/t = UI
3. 焦耳定律
- Q = I²Rt(电热器利用)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1. 家庭电路连接
- 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
2. 安全用电原则
-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触电急救:切断电源(勿直接拉人)
第二十章 电与磁
1. 磁现象
-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相吸
2. 电生磁(奥斯特实验)
-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安培定则判断方向)
3. 电动机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能→机械能)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1. 电磁波谱
- 波长:无线电波 > 红外线 > 可见光 > 紫外线
2. 光纤通信
- 原理:光的全反射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能源分类
| 类型 | 实例 | 是否可再生 |
|----------------|------------------------|---------------------|
| 化石能源 | 煤、石油 | 不可再生 |
| 新能源 | 太阳能、核能 | 可再生/清洁 |
2. 能量转移方向性
- 热量自发从高温→低温(无法100%转化效率)
易错点:
-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垂直向下”
- 浮力计算先判断状态再选公式
- 电路故障分析(断路/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