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热光近提问帖

物理
一轮热光近提问帖

用户头像
千里 更新于2025-8-9 11:26:51

为什么这里的“视角”可以直接等价于光线的倾斜角? 

Screenshot_20250806-141929.png




(我的电磁学提问怎么没人理了呜呜呜)

收起
3
1
共5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月前

人眼为什么不能?

如果实在想不通,就用光路可逆,假设人眼在朝上方半空间内发光,求出能射出水面而不全反射回水中的那一部分,便对应可以射入人眼的外界光线。

3条评论
用户头像
千里
1月前

人眼只能接收相隔很近的光吧(类比傍轴近似)如果人眼恰好在正上方观察才可能成立吧,否则像会偏离竖直轴

用户头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千里
1月前

不是,如果人眼只能接收主光轴附近的光,那么我们的视野会窄很多,你就没法用余光来看班主任有没有从后门进来或者偷摸看看 她 了。人眼的视角可以上网查查,好像是大于120度的,如果按照我那个方法算能算出这个锥角是97.2度也就是2arcsin(3/4),那么就是考虑人眼视角问题,也不会出现光线进入不了人眼的情况。

用户头像
千里 回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月前

但是在不同位置观察的话,像的位置不是会发生改变吗(我记得复赛有非傍轴成像,但也只是听说)

用户头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月前

【思考】嗯,用户问的是人眼视角宽度和清晰部分的视角宽度,这是个关于视觉生理的问题。用户可能是做设计、摄影的,或者单纯好奇人类视觉能力。需要区分清楚总视野范围和中央凹高分辨率区域。人眼的总视野范围其实是个复杂的三维空间概念。单眼水平方向大约160度,双眼叠加后接近200度,垂直方向120度左右。不过这个范围里只有中心区域是真正清晰的。中央凹视野非常小,只有2度左右,相当于伸直手臂时拇指指甲盖的宽度。这个反差很有意思——人类能感知大范围的环境,但精密视觉却局限在极小区域。用户可能没意识到的是,人眼通过快速扫视来弥补中央视野的局限。视网膜周边区域虽然分辨率低,但能敏感捕捉运动物体,引导眼球转动。这个机制在驾驶或体育运动中特别重要。需要解释清楚“清晰”的定义。这里指的是能分辨细节的视力,比如阅读文字或识别人脸所需的视觉精度。周边视野虽然存在,但只能感知轮廓和运动。可以举个生活化的例子:盯着手机屏幕时,余光能看到旁边走过的人影,但看不清对方衣服的纽扣。还要注意澄清一个常见误解:有些人以为眼镜能扩大清晰视野,其实光学矫正只能改善既定视野范围内的清晰度,并不能改变视网膜的生理结构。最后提醒用户,这些数值是群体平均值,个体差异可能达到±20%。【回答】人眼的视觉系统非常复杂,其“视角宽度”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来理解:1.  **总视野范围 (Total Field of View):**    *   这是指人眼(或双眼)在不转动头部和眼球的情况下,能够感知光线和运动的最大角度范围。    *   **单眼视野:**        *   **水平方向:** 大约 **鼻侧 60度** + **颞侧 90-100度** = **总计约 160度**。        *   **垂直方向:** 大约 **上方 50-60度** + **下方 60-75度** = **总计约 120-135度**。    *   **双眼视野:** 当双眼同时使用时,视野会重叠,形成更宽广的立体视觉区域。        *   **水平方向:** 双眼重叠区域约为 **120度** (中央部分)。加上每只眼睛独有的颞侧视野(各约30-40度),总的水平视野范围可达 **接近 200度** (约180-200度)。        *   **垂直方向:** 双眼视野大致与单眼垂直视野相似,约 **135度**。2.  **清晰视野范围 (Central/Clear Vision Field):**    *   这是指视野中能够清晰分辨细节、进行高分辨率视觉任务(如阅读、识别人脸、看清物体细节)的区域。这部分主要依赖于视网膜中央一个叫做**中央凹**的小区域。    *   **中央凹视野:** 非常小。        *   **水平与垂直方向:** 大约只有 **1-2度** 的视角范围。这相当于你伸直手臂时,拇指指甲盖的宽度所覆盖的角度范围。    *   **黄斑视野:** 围绕中央凹的稍大区域(直径约5-6度),视力仍然相当好,但略逊于中央凹。这个区域对于日常活动中的清晰视觉也很重要。    *   **功能性清晰视野:**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通常认为眼睛能快速聚焦并提供良好细节分辨率的区域大约是:        *   **水平方向:** **30-60度** (以中央注视点为中心,左右各15-30度)。在这个范围内,虽然中央凹以外的分辨率逐渐下降,但整体视觉质量足以应付大多数任务(如驾驶时看清仪表盘和主要路况)。        *   **垂直方向:** 清晰视野范围通常小于水平方向。**关键点总结:**| 视野类型       | 范围 (近似值)              | 描述                                                                 || :------------- | :------------------------- | :------------------------------------------------------------------- || **总视野 (单眼水平)** | **约160度**                | 鼻侧60度 + 颞侧90-100度。感知光线和运动的范围。                         || **总视野 (双眼水平)** | **约180-200度**            | 中央重叠120度 + 两侧各30-40度独有视野。立体视觉主要发生在重叠区。           || **清晰视野 (中央凹)** | **约1-2度**                | 视网膜中央凹对应的极小区域,提供最高分辨率的视力(如阅读小字)。             || **清晰视野 (黄斑)**  | **约5-6度**                | 围绕中央凹的区域,视力仍然很好。                                       || **功能性清晰视野** | **水平约30-60度**          | 日常活动中能有效进行细节分辨和聚焦的区域(以注视点为中心)。分辨率从中心向外递减。 |**重要说明:***   **分辨率递减:** 从中央凹向外,视觉分辨细节的能力(视力)急剧下降。在视野边缘,只能感知大的物体轮廓、运动和明暗变化,无法看清细节。*   **眼球运动:** 人眼通过快速的、无意识的**扫视**运动,不断地将感兴趣的物体移动到中央凹上进行清晰观察,从而弥补了中央高分辨率区域小的限制。*   **周边视野的作用:** 虽然分辨率低,但周边视野对于感知环境、运动物体、空间导航和在昏暗光线下视物至关重要。*   **个体差异:** 这些数值是平均值,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年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会显著影响视野范围。**简单来说:***   你的眼睛能“看到”一个非常宽广的区域(接近180-200度宽),这主要是为了感知环境和运动。*   但在这个宽广的视野中,只有正中心非常小的一块区域(1-2度)能让你看得**极其清晰锐利**(比如看清书上的字)。*   围绕这个中心点,大约30-60度的水平范围内,视力**足够好**,可以让你在不需要转动头部的情况下,相对清晰地处理大部分日常视觉信息(比如开车时看清仪表盘和前方主要车辆)。超出这个范围,清晰度就迅速下降。

帮你查了下,这种题没必要考究的太细节,他就是想让你算算哪些光能进入人眼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千里
1月前

您的意思是眼睛能扫视的范围,但真实光源射出的光线只有进入人眼才能被接收,我去画个图,马上再发在评论(楼里没法发图)

用户头像
千里
1月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平行板电容器对吗

IMG_20250806_005104_493.jpg



用户头像
......
1月前

我觉得赵凯华老师新概念上讲的够清楚的,就不自己误人子弟了


IMG_20250809_231254_482.jpg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千里
1月前

谢谢佬,这个能明白,但是这个图是一个物体在视网膜成像,而原图是利用望远镜改变了一束平行光的方向(也许还有宽度?)这如何理解呢?


用户头像
......
1月前

IMG_20250810_100026_772.jpg你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