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论地球自转角速度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多数偏差因素补全与对应修正值φ的精确计算公式

大佬们,最近在学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我查到重力的定义为“天体对物体施加的万有引力与随天体自转所需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其中“随天体自转所需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以下简称:惯性离心力)”是在非惯性参考系下物体随天体自转产生的向心力的反作用力。那么是否意味着如果将天体放入惯性参考系中观测就不存在惯性离心力了?
以及,惯性离心力的计算公式我查到是“F=mω²R”,其中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用公式ω=(2π)/T,其中T为“地球自转周期”,我想了解一下除“地球自转周期”外在地球自转角速度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值的贡献占比大于0.01%的因素中,即“潮汐运动”、“大气和海洋运动”、“地震”、“冰川后退”、“地壳运动”、“岁差”、“章动”、“人类活动”、“月球及其余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与“核幔耦合”中(排序不以对地球自转角速度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值贡献占比顺次排序),各个不同因素的角速度ω_i的计算公式及其对应偏差修正量φ_i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可以,我希望得到较为精确的公式,最好不以“φ=ω_i·cos(θ)”这类过度精简的公式。以及我想深入了解除上述因素与“火山喷发”、“季节性雪覆盖”、“极冰变化”这四个对地球自转角速度理论值与真实值的差值贡献占比小于0.01%的因素外,是否存在我未列举的因素?如果可以,请列举对应公式,谢谢各位!
(附:第一次使用论坛,有使用错误或语言表述错误与含糊不清的情况还请多多包涵,再次感谢各位民间物理学家了!)
共1条回复
时间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