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TINY NSD]电磁学和一点点非常基础的电动力学(续集2)

第八章 电路分析
这一章的内容会特别长,因为涉及了很多的内容
首先我们从欧姆定律开始
在只有静电力做功的情况下,总有${\mathbf{j}=\overleftrightarrow{\sigma}\mathbf{E}}$
其中${\overleftrightarrow{\sigma}}$为电导率张量,其逆被称为电阻率张量${\overleftrightarrow{\rho}}$
即${\overleftrightarrow{\sigma}\overleftrightarrow{\rho}=\overleftrightarrow{\rho}\overleftrightarrow{\sigma}=\overleftrightarrow{1}}$
等一下!这和我们熟悉的欧姆定律不一样啊?
没事,可以说明其与${U=IR}$是等价的,这里不作证明
在电源中,由于有非静电力做功,欧姆定律需要改写为${\mathbf{j}=\overleftrightarrow{\sigma}(\mathbf{E}+\mathbf{K})}$
其中${\mathbf{K}}$表示非静电力场,即单位电荷所受的非静电力
对于路径L,称电动势${\epsilon=\int_L\mathbf{K} \cdot \mathrm{d} \mathbf{l}}$
注意:由于非静电力场未必无旋,电动势可能与路径有关,严格地说,描述电动势时需要指明具体路径
一般所说“电源的电动势”,是由于电源不接外电路时,电源中净电荷的分布会达到平衡
我们称正电荷集中的区域为正极,负电荷集中的区域为负极
这样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会产生电场,而由于达到平衡,需要满足条件${\mathbf{E}+\mathbf{K}=0}$
从而此时可以定义电源的电动势,其数值大小与电源两端电压相等
也就是高中常说的:电动势等于开路电压
以上是针对一个元件的情况,那如果有多个元件呢?
学过初中内容的都知道,${R_串=\sum_{i=1}^n{R_i},R_并=\frac{1}{\sum_{i=1}^n{\frac{1}{R_i}}}}$
对于简单的电阻网络,通过串并联的计算就可以得到结果
但对于更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一般的公式
由此,我们就有基尔霍夫定律:
①对闭合电路中任意的节点,流入的电流总等于流出的电流(节点电流方程);
②对闭合电路中任意的回路,电压升等于电压降(回路电压方程)
实际上,基尔霍夫定律来自更加基础的内容:
①电荷守恒定律
高中就提到过,但并未进行定量描述
此处引入电荷守恒定律的公式:${\nabla \cdot\mathbf{j}=-\frac{\partial \rho}{\partial t}}$
对于恒定电流,电路中无法积累电荷(否则会导致电场的改变),从而${\frac{\partial\rho}{\partial t}=0}$;
从而,电路中电流密度的散度总是为0,故得出节点电流方程
②静电场环路定理
在第四章就已经提到过,与Maxwell方程中的法拉第定律挂钩,说明静电场是保守力场
由基尔霍夫定律,理论上可以将任意纯电阻电路写为线性方程组
对多个电源,除基尔霍夫定律外,电源叠加定律也可以用于简化问题:
一般地,电路中的电流可以视为各电源在此处产生的电流进行叠加
当电源数量较少,电阻网络较简单时,可能比基尔霍夫定律更加高效
还需补充两个著名定理:
诺尔顿定理:任意有两个端口的,只由电阻和电源组成的网络,可以等效成一个恒定电流源与一个电阻并联
戴维宁定理:任意有两个端口的,只由电阻和电源组成的网络,可以等效成一个恒定电压源(即高中所说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串联
对于同一网络,诺尔顿电阻与戴维宁电阻大小相等,且恰好等于戴维宁电压与诺尔顿电流之商
从而由这两个定理,可以完成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的等效
当出现多个非理想电压源并联或多个非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情况,可以利用等效简化问题
关于电阻的内容到此结束,下面看电容与电感
由于${C=\frac{Q}{U}}$,所以电荷一定时,电压与电容成反比
于是电容的串并联与电阻刚好相反,${C_串=\frac{1}{\sum_{i=1}^n{\frac{1}{C_i}}}}$,${C_并=\sum_{i=1}^n{C_i}}$
这样可能会带来一些计算上的不便
于是,我们定义物理量${C^*=\frac{1}{C}}$,称为倒数电容
由此关于电容的串并联也可按照电阻的方式进行
(以下电容器的参数均用倒数电容表示)
电感满足${U=L\frac{\mathrm{d}I}{\mathrm{d}t}}$,从而电感的串并联与电阻相同
接下来我们考虑常见的电路类型:
(以下不给出解微分方程的详细过程,过几天会再开一个帖讲常微分方程)
(电路均满足似稳条件,即元件尺寸足够小,以至于电磁波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①只含恒压电源的RC直流电路:
设电容器储存的电荷为${q(t)}$,则${C^*q+R\frac{\mathrm{d}q}{\mathrm{d}t}=U_0}$
解得${q(t)=C_0e^{-\frac{C^*}{R}t}+\frac{U_0}{C^*}}$,其中${C_0}$为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很明显,足够长时间后,前一项衰减至0
这意味着电容器充满,两端电压等于${U_0}$,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对不含电源的电路,直接令${U_0=0}$,则${q(t)=C_0e^{-\frac{C^*}{R}t}}$,电容器的电量总是在足够长时间后衰减至0)
②只含恒压电源的RL直流电路:
设电路中电流为${I(t)}$,则${IR+L\frac{\mathrm{d}I}{\mathrm{d}t}=U_0}$
解得${I(t)=\frac{U_0}{R}+C_0e^{-\frac{R}{L}t}}$
足够长时间后,后一项衰减至0,电流不再随时间变化,电感无分压
(对不含电源的电路,需要初始时电路中已有电流,令${U_0=0}$,则${I(t)=C_0e^{-\frac{R}{L}t}}$,电路中电流在足够长时间后衰减至0)
③只含恒压电源的LC直流电路:
设电容器储存电荷为${q(t)}$,则${L\frac{\mathrm{d}^2q}{\mathrm{d}t^2}+C^*q=U_0}$
解得${q(t)=C_1\cos(\sqrt{\frac{C^*}{L}t})+C_2\sin(\sqrt{\frac{C^*}{L}t})+\frac{U_0}{C^*}}$,其中${C_1,C_2}$均为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这里的初始条件需要同时提供电容器初始电量和回路初始电流)
此时电路会发生振荡,无法达到稳定,振荡周期${T=2\pi\sqrt{\frac{L}{C^*}}}$
(对不含电源的电路,这就是高中提到的$LC$振荡电路,不再赘述)
④只含恒压电源的RLC直流电路
设电容器储存电荷为${q(t)}$,则${L\frac{\mathrm{d}^2q}{\mathrm{d}t^2}+C^*q+R\frac{\mathrm{d}q}{\mathrm{d}t}=U_0}$
这是一个阻尼振荡方程,分为三种情况:
1)若${R^2 \gt4LC^*}$,则为过阻尼,
${q(t)=C_1e^{\frac{-R+\sqrt{R^2-4LC^*}}{2L}t}+C_2e^{\frac{-R-\sqrt{R^2-4LC^*}}{2L}t}+\frac{U_0}{C^*}}$
2)若${R^2=4LC^*}$,则为临界阻尼,
${q(t)=(C_1+C_2t)e^{-\frac{R}{2L}t}+\frac{U_0}{C^*}}$
3)若${R^2 \lt4LC^*}$,则为欠阻尼,
${q(t)=e^{-\frac{R}{2L}t}[C_1\cos(\frac{\sqrt{4LC^*-R^2}}{2L}t)+C_2\sin(\frac{\sqrt{4LC^*-R^2}}{2L}t)]+\frac{U_0}{C^*}}$
无论何种情况,足够长时间后均有${q(t)}$稳定到${\frac{U_0}{C^*}}$,${I(t)}$衰减到0
(不含电源时,同样直接令${U_0=0}$,则q(t)与I(t)均逐渐衰减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