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目标省一,数学竞赛应该怎么学?

相信很多同学在备考的过程中都听到过如下言论:
A={大佬都是高中前就学完所有内容;大佬都是提前学习微积分;《奥数教程》的习题刷完都会;射影几何blabla;权方和不等式blabla}
B={高联一试和高考加强差不多;一等奖不到五十分也可以;听说XX省一到CMO才拿铜牌,题我都会做啊;今年省一的某某去年才···}
如若大家听到以上言论请自动过滤,他们大多是在传递焦虑,不要被扰乱心神,因为以上内容都不是真实的省一!
客观的省一标准
目前的数学竞赛分成两套试卷,分别是全国通用卷以及B卷。下文讨论的分数以A卷为准。
往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分数线分布
(点击查看大图)
通过往年的高联成绩可以分析,除去一些极端强省弱省,和试题极端难易的年份,拿省一需要达到的分数线集中在120~140之间。
那么想要拿到这样的分数大概率要做到:一试达到70~80分,即填空题做对5、6道,解答题失分在20分以内;二试达到40~50分,即做对的题一道以上,能写出过程拿分的题两道以上。
弱省VS强省的省一
弱省(省一线比一试满分低很多)一试的分数决定了整体分数的表现,越接近考试越应该意识到,保证一试发挥的稳定性比二试更重要。
弱省可能还存在高考数学训练强度不足,所以更需要同学们提高自觉性,保证一试的训练,达到基础扎实的程度,是拿到省一的重要条件。
强省的要求会更高,除了需要保证一试成绩,也需要在二试中有稳定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因为二试抛弃一试或轻视一试。
以浙江省为例,在二试中若做对两道大题,总分可达到80-100分,但一试也不能放下,毕竟181分(34届数据)才能达到省一的标准;若并不能够保证两道题,那一试成绩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了。
目标省一,一试二试的难点
1、一试的难点是计算速度与熟练度
一试包含8道选择题,若放在高考中都是需要思考的有难度的题,而这8道题的做题时间应小于40分钟;3道解答题,能完整写出解答过程并算对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2、二试的难点是要保证四项不能有严重短板
若出现某个模块的简单题,而正好是你的短板会导致失分严重。因此放弃某一个、两个模块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3、二试必须培养自己的专项拿分点
专项拿分点能保证在考试的前半个小时有至少一道题的思路,确认自己二试有分数,这样能保证考试的心态,轻松的心态有助于思路的打开,提高正常发挥的概率,做出更多的题目。
目标省一,备考阶段如何规划
1、保证知识体系齐全是基本底线,不能有绝对拿不了分的内容
在模拟题中发现自己薄弱的环节,要及时查漏补缺。
2、保证训练量达标。平时的训练中应包含不限时做题和计时做题。
不限时做题,不拘泥于考试中出现的题型,有助于理解、掌握知识点;计时做题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考场状态,保证考试中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复习应保持每周做至少一套模拟题,尽量模拟考试环境和时间。不管目标是省一或更好,都应保持住一试的题感。
3、针对个人学习习惯、性格做调整
客观接受型:这类同学喜欢记笔记,易于接受外部给予的学习体系,重视书本、老师的引导作用。这样的同学的知识体系一般更扎实,但需要注意和调整的是,思路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僵化,注重思考与知识整合,不要陷在别人的答案和逻辑里,多想一想“为什么”。
主观思考型:这类同学喜欢听、想,但不爱落笔。对自己感兴趣的喜欢多研究,不感兴趣的就放一放,思考方式一般不是线性逻辑。这类同学需要注意和调整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平衡自己的学习欲望、学习选择,做题时落在笔头上,重视解题过程。
省一并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
我们要明确省一是一个切实可达的目标。
在备考过程中不要被杂音干扰,坚持自己目标笃定前行,祝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均能有所进步和收获!
——质心姐姐😘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