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条回复
时间正序
- 时间正序
- 时间倒序
- 评论最多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世界对吗(坚果猫
1天前
7-14 04:26:30
第一回
话说大宋年间,商贾富庶,百姓和乐,官府井然。然利益熏心而作奸犯科者,不在少数,上下无奈。盗贼四起,豪强并出,却也有忠义者,不为功名,只是报国杀贼,起初屈指可数,后来蔚然成风,一时间侠士之气盛行,那朝堂一派歌舞升平,那民间一片和乐安居。那大宋国都汴京,正是商贾行客络绎往来交易之地,自然聚得许多俊杰。
且说一日汴京城里,一人叉手倚在茶舍廊柱上,那人却是如何打扮?身长六尺有余、面如冠玉,真是俊秀儒流。身披混黑练纱袍,腰束素青白玉缎。脚下一双云步靴,疾走如飞点水功。腰悬三尺剑,学富五车书。一双丹凤冷似铁,惯看千里吉凶。却直直的望那听风楼内张看。这端的是个好楼,只见那:朱墙黛瓦,风铃声起处。攀云高阁,檐角附游龙。汴京风草,呢喃密密谈。豪杰相会,斗酒听风楼。那人看着楼上玉帘叉开时,便捻起粗瓷杯,举杯一饮而尽,却取出两钱,掷在柜上。小二忙去捡那铜钱,只弯腰功夫,那人也看不见了踪影。小二暗自揣测道:甚怪,这客人好生散漫,既不邀人同饮,也不入内坐下歇息,就自在那外面一饮而尽,却掷下两文钱……一杯粗茶怎得如此多钱,也罢也罢,随他去了。
那壮士离了茶舍,却不直奔听风楼去,倒是拐弯抹角,转得几条巷子来,却绕至楼后死巷内,又作闲状,四下里望了两遍却才闪后堂来。这楼却怎生唤得听风楼?原来这店主家里世代都是做买卖酒水生意的,一日唐朝诗人许浑却好在咸阳东楼他家酒楼处吃酒,酒入愁肠,才情显露,大笔一挥,书下“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诗,店家自然大喜,教人请咸阳书法家,重新临了全诗,又托人装成卷轴,藏在阁内。又教人刻了牌匾“听风楼”,自此改名作听风楼。延至如今,大宋定都汴梁,咸阳人却少了,旧时的酒楼也早在战火中倒塌了,现今店主秋月明父亲却将当年宝藏的诗文并牌匾藏了,一直贴身保管。如今传给秋月明,秋月明为继承祖上遗志,便带来了东京,买下这间酒楼,依旧唤作听风楼。如今正直风云际会之时,四路豪杰群起,秋月明便招了这个王二,起初只是打杂,后来客人多时便着王二陪酒、会客,那王二自然是做的万般圆溜,还揽了“听风”生意:专一买卖汴京风声,宫中情事、府中判决、街坊传闻,奇人踪迹,无一不知无一不晓,酒楼也得红火。这人刚才入内,迎面便遇着王二,这王二见了来人大笑道:“苏兄来此有何贵干?想是吃酒听风?还是有事相托?”“此间不是话头,寻个清净处方便说话。”那黑衣素唇微启,又向小二要了一壶清酒,旋即排出30文予那小厮收了,却随那王二并端酒的小厮登了高楼,小厮斟上酒,取出盏碟等器具,道了声客人闲坐,便退下,复笼上金丝帘,关了雕花门,下来楼台阶又关上侧门。
这王二却才开口:“易简兄,近来却有一特等大的事,闲人寻来谈笑,我皆不卖予他们胡闹,却押在此间只等兄弟来方才愿意告知,不知哥哥愿出多少来买……”“便开价,不需问我,若见的贵了,你却不必说了。”苏易简略饮半杯清酒,口中轻声道。“哈哈,还是仁兄心直口快,却不似那等混人一般砍价。”说罢取了盏子也饮了半杯酒,复开口朗声道:“这杯‘酒’,却值七十贯钱。”苏易简略皱远山,肚里寻思:甚么消息却值七十贯,身边实有些许细软,却是要去“神手张”处打柄陨铁短刀用。王二瞧出苏简犹豫处便道:“仁兄想来最近有些不便处,小人得却不怎地费力,却不要兄弟好多钱,只是这消息若知,便是千百贯来买也不当,小人却情愿十贯实予哥哥,只是不知哥哥意下如何。”苏易简沉默良久,终是掏出九两银锭并一两细碎银子,缓缓放在酒桌上。那王二收了银子,自然喜上眉梢,起身说“哥哥附耳来听”苏易简略侧,只听得王二道:“如此如此”苏易简听罢面露喜色,却又转忧。
12条评论 评论
- 1
5条评论 评论
2条评论 评论
4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