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的哲学入门

物理
林云的哲学入门

用户头像
量子态的林云 更新于2025-7-6 17:15:17

发现O-Box没有人更哲学有关知识……(也许是文科生稀少的缘故)

哲学有指导具体科学发展的作用,对于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发展更是重要

据说顶尖的自然科学家多少都会一点哲学

(由于哲学本身不属于政治的一部分,但高中教材把哲学放政治学科里……不知道这里的判断标准是啥,所以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更)

(如果是不能更的话一定要提醒我哇,我看到后马上移除分区或删帖)

本帖主要讲述哲学的发展史,以帮助有意入门哲学的同志们进行了解

内容主要摘自哲学入门书籍《苏菲的世界》(听说是中小学生推荐必读图书?我们没有强制要看,不知道别的地区有无)

会删去一些情境,直接上知识,方便快速阅读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去买来看,自己阅读效果会更好

先更一段,大家看看行不行

Screenshot_2025-07-07-01-11-45-147.jpg

收起
17
13
共5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Z
8天前
高中教材不是叫《思想政治》吗?应该包括思想和政治两部分吧?
2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平行板电容器对吗
8天前

哪有,基本上结合在一起的,ZZ偏多,哲学那本书也是不少ZZ正确的东西

用户头像
量子态的林云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平行板电容器对吗
8天前

是的,但哲学那本讲的基本都是马哲,对于哲学的发展等涉及较少

用户头像
量子态的林云
8天前

嗯,后面有啥建议或感想就发表在这或者对应的楼的下方,不要开新楼了哦

用户头像
量子态的林云
8天前

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苏菲今天莫名其妙的收到了两封信,分别写着两个问题

1.你是谁?


苏菲会说出自己的名字,但那个叫苏菲的人又是谁呢?

如果苏菲取了另外一个名字,会不会变成别人?

站在镜子前的苏菲,也许会对自己的长相不太满意,也许会怀疑是出生时变了形的缘故……

难道这样就能决定一个人的长相吗?

苏菲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太奇怪了;她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长相,这太不合理了……

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人是什么?

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在仙子的魔棒挥舞之下,突然被赋予了生命的玩具娃娃。

她现在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四处漫游,从事奇妙的探险,这不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吗?

当她思考关于活着这件事时,她开始意识到她不会永远活着,她总有一天会死去。

人死后还会有生命吗?生命为何要结束?这多不公平呀!

她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好忘掉自己不会永远活着这件事。

但脑海中马上便浮现死亡的念头。

反之亦然

只有她意识到自己终将死去,才能体会到活在这个世上的美好

生与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被翻来覆去,当一面变得大而清晰后,另一面也随之如此。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逝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如果你不认为活着是多么不可思议之事时,你也无法体认你必须要逝去的事实。”



2.世界从何而来?


苏菲想:“我不知道。”也没有人真正知道。

但这个问题是应该问的。她生平第一次觉得生在这个世界却连“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也不问一问,实在是不恭敬。

她躲进自己的秘密基地(花园的灌木丛)继续思考。

她一直觉得花园自成一个世界。当她在圣经上听到有关伊甸园的事时,就觉得自己好像坐在自己的小天地,观察自己的小小乐园。

世界从何而来?她知道这个世界只不过是太空中一个小小的星球。

然而太空又是打哪儿来的呢?

很有可能是早就存在的,这样就不用想它是哪来的了。

但一个东西可能原来就存在吗?现存的事物必然都曾经有个开始吧?

因此,太空一定是在某个时刻由另一样东西造成的。

既然太空是由某样东西变成的,那么,那样东西必然也是由另外一样东西变成的。

这只不过是把问题向后拖延罢了。

在某一时刻,事物必然经历从无到有。然而,这可能吗?这不就像世界一直存在的看法一样不可思议吗?

她曾在学校读到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这是最好的答案吧……那上帝又是谁创造的?自己创造自己?

可它那是并不存在啊!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它一直是存在的。

然而苏菲已经否认了这种可能性了,已经存在的万事万物必然有个开端的。

哦!这个问题真是烦死人了!


这些问题给了她当头棒喝,使她突然脱离了日常生活,面对这样一个宇宙大谜题

今天以前,她的生活都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量子态的林云
8天前

第二段打错字了“可它那时并不存在”

用户头像
纯文扛数旗
7天前
就我个人而言,根据西方学术划分,哲学作为一个独立广泛的学科确实不属于zz,但是,当今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下,“思想zz”课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教授“zz知识”,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的思想价值塑造,即形成正确的三观(世界,人生,价值),哲学应是“思想”的基础,而“zz”需要建立在正确的思想根基上从而形成“zz认同”,就好比建房子先打地基,若不稳,岂不倒塌倾斜?马哲的话,本身就是“zz性”极强的哲学,从诞生起就为无产jj服务,服务于zz建设,历史就不多讲了。最后,再用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解吧,认识,改造世界就好比开车,哲学就是教你驾驶的理论和规则,比如怎么看地图,怎么安全驾驶,而马哲就是GJ规定和检验过的,正确的,适合我们自己道路的驾驶手册,指引我们朝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我的一点个人理解,本人挺喜欢哲学的,各方面,希望对论坛新文化有所帮助。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三两
7天前

意识形态是立国之本

欧美也有自由民主的灌输 

一个国家需要这种东西来增强凝聚力

但也不分优劣

用户头像
AE86
7天前

高中思政哲学块春春灌输弘扬价值观,掐头去尾晦涩难懂,唯一有用就是普及了一点概念,还不如改成“选修x 了解与记忆”

哲学我还是喜欢康德,对其他的都是一知半解,论道德的形而上学在学校里,其他这几本也都挺好的,不知道帖主看过没有?

IMG_20250707_002007_246.jpg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量子态的林云
7天前

驻波是哲学新入,那三本书等放暑假可以买来看看……

其实主播最开始是想研究马克思,但初中时那资本论是几乎无法看懂(不知现在咋样)

所以打算先研究一下马哲,然后再看看别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