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条回复
时间正序
- 时间正序
- 时间倒序
- 评论最多

欧笔头(然)
8天前
7-5 14:13:14
首更首更!
模块一:走进化学世界 & 物质构成的奥秘
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重点:1.物理变化 vs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 vs 化学性质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
难点:1.准确判断变化类型;
2.区分“性质”与“变化”的描述 (如:“能燃烧”是性质,“燃烧了”是变化)。
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重点: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 (质子、中子) + 核外电子。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原子结构示意图 (会画1-20号元素)。
难点: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变离子)。
子得失电子变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分层排布) 与原子稳定结构 (最外层8电子或2电子)。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是宏观概念,讲种类;原子是微观粒子,讲个数)。
3. 化学式与化合价:
重点:
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元素组成、物质;微观:分子构成、原子个数比)。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必须背熟!)。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正价左,负价右;标价、交叉、化简、检查)。
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化合价。
难点:
多原子离子 (如SO₄²⁻、CO₃²⁻、NO₃⁻、OH⁻、NH₄⁺) 的书写与化合价计算。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的应用。
化学式读法 (从右向左读,如“某化某”、“某酸某”、“氢氧化某”)。
3条评论 评论
- 1
4条评论 评论

欧笔头(然)
8天前
7-6 01:45:47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参加反应的东西总质量 = 反应后生成的东西总质量。为啥?(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没变!)。用来解释现象、算东西、推化学式。
难点:“参加”两个字很关键 (可能有东西没用完)。算题时注意杂质问题 (先算纯物质)。 化学方程式:
重点:怎么写?(根据事实写,必须配平!)。啥意思?(宏观、微观、质量关系)。配平方法 (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练熟一两种就行)。
难点:复杂反应 (尤其有机物燃烧、置换) 的配平。给信息写陌生方程式。 化学反应类型:
重点:四种基本类型:
化合:多变一 (A + B → C)
分解: 一变多 (C → A + B)
置换:单换单 (A + BC → AC + B)
复分解:双交换,价不变 (AB + CD → AD + CB) 【超重点!⭐⭐⭐⭐⭐】
难点:分清置换和复分解。复分解发生条件: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 (至少一个)。溶解性表必须背!(常见沉淀:AgCl, BaSO₄不溶;CaCO₃, BaCO₃, Mg(OH)₂, Al(OH)₃, Fe(OH)₃红褐, Cu(OH)₂蓝等)。
5条评论 评论
9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