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全国一卷作文分析

物理
25全国一卷作文分析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更新于2025-7-6 09:30:30

6.14已更新✅✅✅算是本人对25作文的一个小小分析。

附件📎:18年作文题目: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代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附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FullSizeRender.jpeg

FullSizeRender.jpeg

FullSizeRender.jpeg






胸中块垒噎歌路,笔底风雷爱国情。


老舍文中的鼓书艺人,因内心的翻腾而沉默不语;艾青诗里的受伤鸟儿,用嘶哑的喉咙为土地呐喊与歌唱;穆旦笔下的带血手臂发出拥抱的姿态,宣告觉醒与担当。跨越时光,我读出了那个年代国家和民族的模样:人民颠沛流离,土地残缺荒凉,手臂血肉模糊,艰难寻找新生的曙光。透过文字,我还看到了知识分子的模样,看到了国家的脊梁,看到民族魂在熠熠闪光:悲伤的沉默、喑哑的歌唱、带血的拥抱、觉醒后的担当……



衣上征尘杂泪痕,你破碎的模样,写满苦难与呻吟;吞声踯躅不能言,我沉默的模样,写满沉痛和酸辛。



老舍《鼓书艺人》中,艺人喉头翻涌却难以成声的瞬间,恰似近代中国无数知识分子的缩影。沉默如碑,刻写民族之痛。林徽因在抗战中流亡西南,寓居李庄,拒绝写诗,人问其故,她答:“受害者沉默地躺在历史的角落,我怎敢用轻浮的语言触碰?”沉默如矿,淬炼重生之力。在西南联大教室里,暴雨敲打铁皮屋顶,哐哐作响,教授们便停止讲课,学生称此为“静默课”。物理学家叶企孙曾在沉默中写下“今日无声听雨,明日有声惊雷”,将困顿转化为学术救国的信念,为未来蓄力。沉默不是怯懦,在列强环伺、山河破碎的岁月里,国民与民族的羁绊,正是在这份“欲语还休”的无言沉痛和默默蓄力中愈发深沉。



山河破碎遭倭躏,你处处焦土的模样,铺满战火与疮痍;啼血杜鹃喑亦鸣,我嘶哑呼喊的模样,注满热爱和责任。



当艾青“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从“沉默”到“歌唱”,从“不能言”到“必须言”,这是华夏赤子对土地的深沉眷恋和苦难中抗争的倔强。你的创伤烙印在我的心上,我喉头便涌起那无法抑制的嘶哑歌唱。卢沟桥的炮火点燃后,青年方大曾放下画笔,扛起相机。他的镜头是另一双眼睛,他的快门是另一种喉咙——为记录你血泪纵横的面容,最终消失于战场,以生命完成对“歌唱”最壮烈的诠释。我嘶哑的声音,正是你深沉的苦难在我灵魂中激荡起的悲怆回声,是良知于无声处迸发的惊雷,唤醒沉睡的大地。



民族昂首启新程,你站立崛起的模样,描画出伟大蓝图的轮廓;血手相拥迎觉醒,我伸手拥抱的模样,表达出突围与担当。



当穆旦渴望“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那正是觉醒后的人民向你伤痕累累的身躯张开的双臂,是国民为民族的新生亮出的最深情的姿态。在彩云之南的西南联大,一位青年曾深情朗诵穆旦这句话,他就是王淦昌。后来,他成为一代核物理学家,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隐姓埋名十七年,在西北荒漠中从零开始搭建核试验基地。当西方嘲笑“中国二十,年也造不出原子弹”时,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我愿以身许国”的誓言,带领团队用一点点算出核爆参数。他用布满裂痕的手掌托起蘑菇云,就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最好写照。



你的模样,我的模样,息息相关;你的模样,我的模样,紧紧相连。



沉默、歌唱、拥抱,从困境中的隐忍到逆境中的呐喊再到觉醒后的担当,我的模样恰是你在我精神版图上不断刻下的印记,是一代代人民觉醒、抗争、突围、前行的历程。你以深重的苦难唤醒我的良知,又以坚韧的内核赋予我发声的力量,还以新的蓝图赋予我突围和奋斗的希望。这相互的塑造,正如光与影在天地间的永恒共舞,是个体与民族、国民与国家之间奏出的宏大交响。



时至今日,我爱你,不仅爱你的模样,也爱我在你面前时,我的模样。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这份个体与民族、人民与国家之间的深情依然璀璨生辉。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用青春将荒漠染绿;北斗团队的科研人员以智慧让“中国星”于苍穹上闪光;无数扶贫干部用脚步将土地丈量;几代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才一步步铸就中国,梦的辉煌……新一代的我们用行动诠释着:爱你,不仅因为你日益美好、繁华、强大的模样,更因为崛起的路上,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脸上有自信,未来有希望!




目的如帖题所示😋想听听论坛各位高中生想法

回复区:

诚邀各位集中讨论@向量vector. @雾总会消失的... @舱 @三等分的伊文斯 @Short Leg Cat @[IF]Ander.Wiggin

(论坛认识的高中生真的不多捏,,,欢迎所有有心得的朋友来一起讨论啊✨✨✨

IMG_4640.jpeg


收起
56
59
共21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舱(退,高三加油)
1月前

我觉得反而这种类型是最可怕的。

首先他属于第一眼就感觉好像看到了中心一样,但实际上哪有高考作文会一眼就让你写对,所以往往第一眼看到的其实都是偏题或者是写错的,还得往深了想

3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确实

我的大体思路就是不惧创伤并前进,先辈流血流汗的努力然后铸就现在的辉煌,创伤跟成就映衬着来写,明线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暗线是不同时代的,社会上不同身份的人们的爱国奉献🤔️

用户头像
Daydreamer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对,就是有磨难也有成功。

本人其实是28届的蒟蒻,正沉浸于中考的复习之中,刚开始学习议论文,主播有什么提升议论文的方法吗?zx-caizixing1@2x

用户头像
Short Leg Cat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核心个人觉得是去歌颂从古至今人类的抗&争&史与斗&争&史

推动关系吗🤔前辈们的付出造就民族的辉煌?

我感觉可以用时间线关系理解材料,第一则代表昔日的苦难,第二则代表前辈们的付出,第三则代表崛起🤔。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这三则材料找共性找联系的话还是昔日的苦难🤔️也不能完全说只有第一则是哈

“开不了口”“嘶哑的喉咙”“带血的手”感觉都暗示了🤔️

说实话一开始我看这个材料是看到了三种人,苦难背后的支持者与记录者,参与苦难的呐喊者,抵御苦难的参与者与奉献者,但后来感觉有点抽象,终点不在写人,目的还是为了先写苦难后写崛起

用户头像
瑾瑜
1月前

感觉三则材料是递进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孱弱到抗争呐喊到民族的崛起,而且感觉三则材料是按着时间线顺序来的(?)zx-sunpeng1@2x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是的✅得写出循序渐进的过程

觉得近代史那点东西又可以拿出来用了💦

分三个层次
沉默与隐忍:老舍笔下“开不了口的空白,象征旧时代艺人在生活重压下的欲言又止,暗含对命运的无奈与对传承的执着
呐喊与热爱:艾青以“嘶哑的喉咙歌唱”将个体生命融入家国情怀,体现逆境中对土地的深沉眷恋与赤子之心
抗争与觉醒:穆旦“带血的手”与“民族已经起来”形成张力,展现战乱年代知识分子以血肉之躯拥抱觉醒民族的悲壮担当
就是要将“困境中的隐忍→逆境中的呐喊→觉醒后的担当“在一篇作文中表现出来
挺难的啊哈哈,比二卷难很多
2条评论
用户头像
浅尝辄止
1月前

哇哇,好专业好凝练www😍雾有时间写一篇看看嘛😋❤️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多醛基糖对吗(雾 回复 浅尝辄止
1月前

QAQ我一开始的分析都删了😂(因为我只分析了两个层次,三个层次只写两个估计只有40分😋),这是问完我们老师之后的成果👍(不过也去网上找了解析,也是众说纷纭✨)

写一篇啊,啊哈哈不敢写啊我连论点都想不全💩💩💩,这个主题有点太大了,中心很容易就空洞,然后就变成了泛泛而谈QAQ💥💥

用户头像
°Milk.Yii°
1月前

来自一个初二牲的困惑


高考作文只要求八百字吗,还以为要好几千字呢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永不停息的简谐振动(7554)
1月前

那你有生活了。一个小时写完几千字。。。

不过现在高考一篇好作文也是九百字为佳的。

用户头像
浅尝辄止
1月前

听了各位的观点感觉超有启发的😋✨我就知道论坛好用~

感谢回复的每个朋友❤️(屑浅手动爱心

@Short Leg Cat写的很好哇亲爱的✨我觉得写的很带劲,很深刻诶。说实话我现在也就是写点什么不含情感的考场规范格式作文,唉,难以做到真正的把自己的情感和题目共鸣,即使共鸣了也难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你能这样真的超难得✨

不过如果观点再明确一点的话感觉会更好捏

这个的话我看了

离如谱

但是现了一下比三手好写

然后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哈

就是要从以前的民族危机来讲

然后再看到现在

再放眼未来

讲要爱民族之类的

等一下好像是议论文

emmm

鄙人尚幼

对此类文章一窍不通😵

用户头像
Short Leg Cat
1月前

嘶。。。我比较了你们前面的讨论,写了一下较为正规且完整的行文思路

核心:(表面:“意识体”从屈于人下默不作声,到觉醒并抗争,再到站起来。)实质:抗争(发觉真理坚持自身)的重要性

附加可写的(辅助论证):文明/人的传承与毁灭,得以传承是抗争成功的结果,毁灭则是抗争失败的结果

IMG_20250607_195650.jpg

用户头像
一(3A必拿下!)
1月前

急需一篇范文,哪位佬提供一个

我的理解:主旨:苦难中延续文脉,青年展时代担当。结构:纵式。 

材1、想用表演延续文脉,却被扼住咽喉。文化断裂带来精神阵痛。反映了底层民众在压迫下的集体失声。

材2、面对危难中的国家,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体现苦难中的坚强,对国家矢志不渝的热爱。

材3、“带血的手”指牺牲的战士们,诗人歌颂人民的力量与贡献。

行文思路:

开头直接切入正题,点明主旨

然后破题,概念辨析,讲明what,如…是岳飞“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精忠报国,是……

接着正文+过渡段+正文

最后引用材料3穆旦的诗中的“你们”引到新时代我们应怎么做,回扣时代担当

再次点明主旨,从容结尾。

2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很好的想法啊,跟我想的差不多,我这几天放假看看能不能出一篇🤔️

用户头像
hahaha
1月前

我很认同你的理解,跟我的基本一致,只是我对这段时间的素材积累不够,看来我要好好补充一下了🤔

@Short Leg Cat佬!

这地是不是用"坚韧不拔"更好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儿(2个四字成语并列)🤔

Screenshot_2025-06-07-22-34-56-755.jpg

2条评论
用户头像
天才小澜-仙魔教教主+万刀宗宗主
1月前

如果不在乎,就别回了(反正我语文才🇨

用户头像
Short Leg Cat
1月前

可以可以,改的好,只是我糊着写的草稿而已😂👍

我到时候要重新写一篇的

这篇堪称有些唐

用户头像
GEM♔
1月前

没啥好讨论的,前面乱创新,搞什么群文阅读,第一篇花经15问写了30分钟,第二篇两面文章长的人都读没了,文言文居然有四则材料,写到作文就剩40分钟多一点,查良铮的诗又没读过,主题写个抗日再写个民族自信就差不多了,没有思辨反正怎么红怎么写

4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确实我看到这卷感受也这样😭第一眼种花种树是什么鬼啊喂。

看到作文更崩,说实话提示不明显,真的不好写。但是我觉得往红写肯定没错哈。

创新吗无非就是想把考生创飞😰好表现出命题组的实力🤔️?难评。。。跟去年哪像了。

现在心情要稳住哈,要是感觉答得不太顺心肯定大家都一样啊,加油加油🙌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多醛基糖对吗(雾
1月前

初中的时候是学过的(好像是初二?),和林徽因的四月天是放在一起的,不过是自读课文

用户头像
海林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多醛基糖对吗(雾
1月前

对的,初三下学期课本第一单元,我们老师直接跳了没讲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多醛基糖对吗(雾 回复 海林
1月前

那很好了,我们老师由于喜欢查良铮讨厌林徽因所以都讲了(哦不对我在高兴什么我又没高考)

看了很多老师专家的解析,就是大部分都是说这一次作文其实和红色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建议你们去看一下在高考改革前的江苏卷,作文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看了几篇作文,我觉得就是很奇怪,大家写的都是三段论,每一段都围绕一句话展开,有点局限
或者我们可以将思维打开,跳出这个圈子,由这三句话去联想类似的句子(比较要求里有思考和联想嘛)然后在联系生活,不要只去写这些假大空没有深度的东西?(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不喜轻喷,个人理解可能存在问题)
2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烧杯对吗
1月前

或许红色可以理解成先辈+爱国嘛(´・ω・`)

但是其实要我写的话我会抓着创伤与崛起来写吧可能,因为如你所说要是光写这种浅层的理解容易没有深度🤔️其实写创伤好像那种散文式的句子还挺多的,可能比那种慷慨激昂的句式更能打动老师?✨

用户头像
小铭
1月前

沉默者的文化守护,呐喊者的思想启蒙,践行者的血肉牺牲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立体图腾。这个思路或许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