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我的竞赛踩坑故事

怎么说呢,看到这么多写竞赛经历的故事,我也想动笔写一写。
怎么说呢,自己只是一个竞赛的萌新(真萌新,才初二)罢了,但踩过的雷可以称得上是不计其数
The Beginning
第一次了解到竞赛是在小升初的时候(认识到了一个学竞赛的哥哥,他走了化竞),我当时脑子一热,就入坑了(按蔡zi星所言,就是被骗进来的,悲。。。
The Process
在决定要走物理竞赛后,我就开始了学习(P.S下面脑血栓操作密集,想要欣赏的请直接看画线句)
我先是花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学完了初中的物理,随后开始了高中物理的学习(此时我七年级,(注:上海是五四学制)),但在这里第一个在我事后看来难以理解的操作出现了,在我决定走竞赛之后,我并没有提升我学习数学的进度,任然在按照中考标准走着,这就导致我的数学进度被物理远远甩开,以至于在我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数学将将学到八年级。
(举个例子,你能想象一个人一边在看正比例函数,一边在用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解物理题吗)
然后在数学上浪费了大量时间,才勉强跟上了高中物理的进度(但问题没有真正解决,还埋下了一颗炸弹💣)
现在看来,当时是没有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而且初中物理对数学几乎没有要求,导致了我忽视数学的意义,这个悲剧本可以依仗合理的规划避免的
磕磕绊绊地学习了高中物理(期间花了大量的时间和money把数学硬拉到了初中中考的水平,又依靠着自学了部分高中数学的知识才勉强跟上)这时候我又犯了第二个错误,是关于刷题和自学方面的。
先说刷题
当时自己一头扎进了题海之中,但只是做做基础题,遇到难题就跑路(想来是为了表面那个好看的正确率吧)这就导致刷了大量题目,但没有什么意义,不会的题型还是不会
再说自学
当时的自学方法真的让人难绷,常常是一次性把知识点看完然后结束(嗯,结束,没有练习,没有总结,什么都没有,就只是看来课)这种方式显然是没有办法有所成效的,然后我还错误地将没能高效学习和自学这个行为练习到了一起,否定了自学本身(读到这里你可能想的是这个人的逻辑怎么这么混乱,实话实说我现在也理解不了当时的自己是怎么想的。。。。。。)
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不应该拘泥于自己的舒适圈中,应该直面困难,不该逃避
在去年11月份(此刻我初二)左右基本上结束了高中物理的知识点(我的判断标准是高考卷看得懂有思路,做的准确率到70,但上海卷),随后开始了一轮的学习,但这时候先前留下的那颗炸弹💣爆炸了,一轮对于数学的要求和高中物理对数学的要求可不是一个台阶,而在一轮开始的时候我的数学才学到基础轮的1/4
(对的又能够欣赏到微积分和数列,立体几何出现在一起的奇观了)。而且我对一轮课程难度发生了误判,在最开始的半年里我没有刷题,对了没刷题,就只是听课。课是听爽了,但是下了课,就什么都不干。至于是这么打破这个局面的,呃,简而言之,被教训了。
The End
现在回看自己这不算光彩的经历,可以说是把能踩的雷都踩了,从规划到方法,其实大多都可以避免,我也为此十分懊悔,后悔当初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不早点来论坛(bushi))
但现在懊悔又可以怎么样呢,重要的是先前看,我非常喜欢我们土院的那句话“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也记着那天和前天蔡zi星见面时候的话,详细见江薇的那篇,这里不过多赘述。
我写下这篇,
- 一是给人当个乐子,博君一笑,也未尝不可
- 二是给可能和我有相似经历的有所启发(当初的自己如果有人能如此指导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了吧)
- 三是想给自己的过去一个总结,然后收拾行装,向着未来出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诸君共勉
一些碎碎念
本篇是那天蔡zi星老师见面会结束后开始酝酿,到今天才写出来,耗时2个小时(期间因为排版等问题重新编辑了好多次@质心小姐姐 ,能不能叫程序猿把APP版本论坛改一改,真的难用,点名批评iPad版),如果看到人多的话(我在想什么不是)会把另一部分心路历程补充上来。如果有兴趣交友的话,看自我介绍帖子
2025/1/26更新
刚刚上完物理课(对的,逆天作息)有大佬有什么建议的话可以发到这个下面,我会认真看的,感谢大佬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