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人间的一隅

物理
诗集:人间的一隅

用户头像
树枝成精 更新于2024-11-29 00:06:13

「当你与我注视着同一个太阳,你与我就共享着同样的光辉;当我与你照着同一个月亮寻路,你与我的生命线就有了关联。」


朝霞与晚霞总该有区别的吧,

只是没人知道。

而我们每天都在这天空之下,

却已然忽视了所有的清澈与霞光。


大概是我们同在这天空之下,

大概是这天空的颜色总在变化。

我的眼睛流出你的眼泪,

你的嘴角浮现我的笑容。


在这朝阳之下,

我清晰的看见世界上每一片窗。

每一片窗上映下一片深红色的辉光,

只需回头望去,又是一片落阳。


大概区别只在朝夕之间吧,

你的心里还能感觉到吗?

有些人失去了情感、

有些人失去了感官。



这个诗集是独立的,正在创作,我会尽量在每一篇写完的第一时间更新。

收起
20
19
共3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炽热
7月前
这令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我们在一个世界上,我盼望她,我守望她
用户头像
树枝成精
2月前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如何是一眼能看尽的?

只需一条绵延的长峡,

便是一看再看也望不尽边。

如何说得,这片土地小得可怜?


若是站在三江之源的山巅,

可能自此望尽九曲的黄河入海?

左手一条万里的长江东逝,

右旁还有一道千涛的澜沧。

千年不绝的只出自那一峰山雪……

如何说得,这片土地大的没边?


珠穆朗玛万余六千里的摩天,

吐鲁番深藏地中的乾坤巨眼。

挈云采月,剜土望天。

北有绵皑,西铺黄沙。

如何说得,这庄古国矮的卑jian?


那就登上云中的仙殿一看:

那南生葱郁,北接三洋的雄沉大陆上……

古来的臣跪天子,现今的俯身拜权;

街上的每一个都低着头、弯着腰……

这样一个矮着身的世界,还有曾经的屈身求全。

如何说得,这庄古国高的威严?


你我谁人不知:

雄无过山,壮无超水。

倘使山不再高、水不再长——

又哪有雄宏,何出瑰壮?


轻声的告诉我,这山河的悲壮!

你若说不出,就抬首再望:

夕阳什么色、森林什么香。

等你看清楚,再来告诉我……

噤声的轻诉,不要回答。

6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2月前

借个楼,第一次发,请多多指教

             我不会忘记

我不会忘了,再也不会了,

我不会忘记夏日里明媚的阳光,

将脚下的石砖从大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向遥远的天际飞去了;

将鲜绿的叶子伪装成光洁明亮的塑料玩具,

吸引着不懂事的孩子,

扯断揉碎,只留下窸窸窣窣的声响;

将平静的湖面分割出黑白灰的光影变幻,

缺乏过渡,棱角分明,

那水波竟化作锋利的头盔,叫喊着,冲上岸来;

又成片倒下,

静静地从来时的方向滚落下去;

就连那雪白的衬衣,也试图挣脱衣架的束缚,

想成为空中的飞鸟,

而我,望着这一切的一切,

又何曾成为我自己。

用户头像
树枝成精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2月前

很好但是主要的感觉还是很多新诗的通病,就是太散,主题不够明确而且也不是很紧凑,我的建议是在修改一下,加入一个主题或者每段加一句紧凑一下主题,而且建议读读闻一多红烛,那里的诗是新诗典范,深刻的理解一下能够大幅提升写作水平,诗也能写的更好,等到能够紧凑主题后再去研究诗经和楚辞等古诗书,以此来学习韵律,这样最后的大成境界就是写诗无声胜有声,明明是字却好像是音乐一般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回复 树枝成精
1月前

谢谢指点,我是看了顾城的诗入门的,我非常喜欢他的<<自信>>,至于<<红烛>>,是语文课本上的那篇吗?那确实写得很好,我回头再去多读读。

附:<<自信>>

                  顾城

你说,

再不把必然相信,

再不查看指纹,

攥起小小的拳头,

再不相信。


眯着眼睛,

独自在落叶的路上穿过,

让那悠闲的风,

在身后吃惊。


你骄傲地走着,

一切已经决定,

走着,

好像身后,

跟着一个沮丧得不敢哭泣的,

孩子,

他叫命运。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1月前

顾城还有很多很好的诗,比如<<静静的落马者>>等,作为一个入门者,请问我是否可以通过他的诗学习?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回复 树枝成精
1月前

还有就是主题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一首诗最重要的就是再现人自然的情感和联想,我很喜欢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还有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等等,他们通过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手法很好地再现了人们自然的思维流动,这也是意识流的主张,但这也导致了我的诗缺乏主题,请问该如何纠正?

用户头像
树枝成精 回复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1月前

我的建议是选择类似闻一多、余光中等人的经典代表作学习,这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的影响写作。建议寻找写作风格十分突出的诗人,比如闻一多,虽然泰戈尔也风格显著但是有些缺点:郑振译翻译的压根就是机翻、属于沉淀类的风格,无法模仿除来那种安静纯真的感觉,相反闻一多的诗代表性很强(对新诗的贡献实较国内任何诗人皆多),要以欣赏的方式多次品味,至于其他诗人的诗多读必然有好处,毕竟我们肯定不能一直模仿。还有就是要多研究诗体,比如眼睛楚辞的格律,十四行诗的韵律等,诗体无论中外都是互通的,必然要多研究这些诗才行。第二点,背字典,然后多阅读,这样可以快速提升对文字的掌控力。大师真正强大的就是对文字的掌控力,惜字如金,一字的表现力胜过很多“文笔华丽”的几段话,这就是对文字的掌控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我目前主要朝新月派发展,代表诗人是泰戈尔,闻一多,冰心,其实很多诗人的诗要看代表作,因为那个是精华。

另外我就一个fw,诗我最近也写了不少但是没时间发

用户头像
树枝成精
1月前

@Sbchem 关于如何纠正,意识流本身就是主题不明显的,所以我才要推荐闻一多的诗,他的诗一般都是表现力强的,顾城的诗就是如此,他把主题隐含在了诗本身里面,并没有明确表现,模仿的话很容易导致不知所云,其主要原因在于并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水平,但是主题是作者想的,作者重读自己的诗肯定能看懂,这个问题我也有经常犯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人脑高斯对吗
30天前

谢谢铑,那么麻烦帮忙看看这首诗的主题是否鲜明一点,是更早之前,初中叛逆期时写的,可能文笔不是很好,而且主题也选的得不是很好,但拜托看看往这个方向写是不是好一点:

          我的尝试(初中试作)

我试图打破这禁锢着我的墙壁,

试图突破这没有尽头的天际,

尝试了一次又一次,

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无力;

我试图逃避父母无休止的呵斥,

试图保持毫无意义的独立,

逃避了一次又一次,

却依旧未能得到立足之地。

终于,

我选择低头,

向着无言的墙壁,

向着我最后的骄傲。

当一切都成为了过去,

我只愿静静地躺着,

安眠在树篱之下,

芳草丛中,

在无人注视的地方独自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