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数学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用户头像
墨少 更新于2025-7-30 11:53:30

有什么问题可以发在评论里,每天都会更

更得有点乱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

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O,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lal。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

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1. 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2. 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3.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

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最后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

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1. 不准丢字母
  2. 不准丢常数项注意查项数
  3. 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4. 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顺序排列
  5. 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6. 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7. 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1、"三线八角

① 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

内错角是“ ”型;

同旁内角是“U”型。

② 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

2、平行公理: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补充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4、图形平移的性质:

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

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内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

8、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函数


■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一次函数:


①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②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②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③在一次函数中,当K〈0,B〈O,则经2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4象限;当K〉0,B〈0时,则经1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3象限。④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



空间与图形

■点,线,面:


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


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


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②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


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


②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线: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


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


●角的度量与表示:


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


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较:


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


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2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


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②邻边相等的矩形


收起
14
8
共2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小雨
11月前

占小楊一个沙发zx-zhaopeng1@2x

用户头像
❄️泠⛸️
11月前
呜呜呜,地板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