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更新于Invalid date
收起
0
共6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Beijing subway
11月前
 令A=1+2+3+4+5+6+......,B=1-2+3-4+5-6+......则A-B=4+8+12+16+......=4A,即B=-3A,又2B=B+B=1-1+1-1+......,4B=2B+2B=1,B=1/4,所以A=-1/12
用户头像
mo:是啊是啊,最近都没活跃了
11月前

我直接说透本质

正整数是离散的,无法相加,但有科学实验证明此事,其实有一种运算和正整数之和相加意义相同,但没有这层局限性,

这体现了我们目前的计算形式较窄,所以,数学的脚步尚未停止前进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不活性的自由基
11月前

发散级数求和问题一直是数学界的热点之一

用户头像
不活性的自由基
11月前
其实这个结论是拉马努金说的,用欧拉麦克劳林公式推导RCS公式,专门应对发散级数的,用RCS几秒就算出来了,我也想发个帖讲讲来着
用户头像
Dear Mr.夫朗禾费水先生
11月前

外陪的时候月月鸟提过的,验证此式的是克什米尔效应

量子力学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真空并不是毫无能量溢出,只是一般都是正负成对出现,可以抵消;或者出现的时间极短,导致一般观察下真空中是没有能量的;

但也有极小概率发出的电磁波恰好满足驻波条件(我记得好象是这麽说的……)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条件,可以使得真空发出的电磁波存在较长时间。

我们假想有两个平板平行放置,忽略万有引力,现求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理论推导上会有一个负十二分之一的项(不会LATEX),实验上也测量出了这一微小变化,也就证明了此式

4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不活性的自由基
11月前

卡西米尔效应好像用了ζ(-1),就是全体正整数和,反正用了黎曼zeta函数,而黎曼zeta函数的求值一般也是用RCS的,C(0)或者C(1),物理只是表明RCS可能是对的,毕竟发散级数和是个未解之谜zx-duxiaoyu2@2x

用户头像
Dear Mr.夫朗禾费水先生 回复 不活性的自由基
11月前

额怎么说呢,我除了知道ζ函数外,您说的RCS等都没听过,也不知道是哪些部分的(是微分几何吗,感觉不像,我知道黎曼的就只有微分几何和保角变换),您愿意介绍一下吗

当然具体关于证明公式是否正确,本来也就需要两种以上的证明吧,当然我关于克什米尔效应是否能够验证此式不太清楚,也就算提供一个小思路吧,本来讨论的也就是思考嘛

用户头像
不活性的自由基 回复 Dear Mr.夫朗禾费水先生
11月前
额,所谓RCS,全名是Ramanujan Constant of series,是拉马努金和他的导师哈代根据欧拉-麦克劳林公式推算的特殊常数,一般用C(a)表示,每一个级数的C(a)是固定的,且取决于正整数a的选取。比如级数$$\sum{n=1}^{\infty}n$$的C(0)是-1/12。RCS是目前数学界计算发散级数最常用的方法,领域的话大概算…数论?不太清楚。反正RCS一般教材上是查不到的,中国知网上也没有相关文献,我是上Web of Science找的论文。
用户头像
不活性的自由基 回复 Dear Mr.夫朗禾费水先生
11月前

啊可恶latex又用错了

那个级数是$$\sum_{n=1}^{infty}n$$

用户头像
古城先生
11月前

额……这玩意不是用黎曼函数凑出来的吗zx-caizixing1@2x还是我学识浅薄了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不活性的自由基
11月前

黎曼,RCS,哈代,发散级数,这几个脱不开干系,都很让人头大zx-duxiaoyu1@2x

用户头像
mo:是啊是啊,最近都没活跃了
11月前
毕导小学二年级定律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Vicaste
11月前

可是我把我开学上二年级的弟弟讲懂了

(好像是忽悠懂了a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