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帖重启
新开一个帖子,上个帖子可能成板砖杀手了
等大佬解答
请倒序食用,谢谢
话说这道抽象题给了重力,也没见它用啊,所以重力是干嘛用的
还有这个电流为什么是Q的负的一阶导
电荷减少电流为正,所以i等于-dq/dt
懂了,谢谢佬
是了,它没说弹簧的原始长度为d🤔
谢谢佬
想问一下第三题这个“由对称性”得到的式子是怎么推出来的
是左右对称吗?没看懂……
看我帖子里说的了吗……真没学磁路啊……
这些天都没什么时间……
等周末看看
就是根据无限长和轴对称,总能流可以视作径向传播,大小只与总辐射功率有关,于是取个圆柱面就行了
@call of silence没关系,还是很感谢佬的
@舟律懂了,那它功率是一样大的呀,就不存在最大功率了。另外佬那道磁路题可以讲解的再详细一些吗,我是fw
首先记住一些基本的等效
线圈相当于磁动势,类比电动势
磁路间的断开处(就是空气间隙)相当于磁阻,类比电阻
磁通量相当于磁流,类比电流(如果实在想要推导可以和我说,我抽时间专门开个帖子介绍一下)
那么图示的题目就很简单了,这显然相当于一个没有电阻的并联电路(没有任何空气间隙),那么三个磁动势就相等
谢佬,那匝数N*线圈电流I是类比成磁矢势以及N*dφ/dt是线圈中的电动势是吗
是滴。
感谢佬,如果佬要开帖子的话到时候@我一下
zx的模拟题
(zx出的题感觉有些不上心啊,这模拟题跟集训的练习题不少都一样
是汤川秀树吗,就是那位发现介子的?
啊这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个日本人
哥你没下线吧,我还有问题要问你呢
问我?现在在了😀
就是我的最后一条评论哈😀
啊这😮 根本不会🤣,它这题是不是让你根据这个三角形滚动A在正圆上这个条件推极坐标方程啊,我不会
那那个证明是三点共线你会吗,如果会的话可以讲解一下吗
这……要考也只能考材料题吧,问啥答啥
额,那那个三点共线真的没什么好方法吗
抱歉根本不会,我对这个极坐标一无所知
好吧,没关系,感谢
想问一下那个电学实验判断电流表用内接还是外接的试触法是如何操作的?
所以这里为啥A在正圆上就会保证O,A和接触点三点共线啊
看样子是道几何题,看看数竞大佬@Coldman会不会做
不是兄弟你为啥@不出来啊
顶一下,有大佬来解答吗
@call of silence佬可以来看看吗
因为你找不到其他条件了(bushi
啊这么随便的吗,佬有好的方法吗
还有佬可不可以看一下我上一个关于汤川势的问题
因为你这个三角形纯滚时速度必然垂直接触点(瞬心)和A点连线,然后它又在一个正圆上,速度又要垂直于OA,那么三点肯定共线
天体和静电能考的汤川势都能考,比如粒子进动,粒子轰击求偏转角之类的,更有甚者让你求汤川势的高斯定理
@FUNCTION我好像要滚去nsfz蹭课了,不知道是不是你那个
啊?来蹭啥课啊。是15号往后的做题班吗?
不知道,从明天蹭到29号😏(正好刚上线诶。。。)
确实,当时集训时就讲了汤川势下的高斯定理
我今天应该是看到你们了,没想到你和老Z还有这种关系(圈子好小)
我就今天坐在第一排穿白色防晒衣的,你应该也看见了吧:)
问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孤立金属球外包着一层介质且此金属球电势为0,那么这个金属球带电吗?为什么?
如果球外是无限大的介质呢?
那不是应该看外界空间有没有电荷分布吗?
对啊,外界有的时候应该是带电荷的吧(但好像忘了为什么),我就想着外界没有的时候是不是整个空间电势都为0🤔
外界没有电荷的话就是全空间电势为零了啊
但外面有电荷的时候为什么金属球要有电荷呢,是为了抵消外界电荷对球心的电势贡献吗?
是的,因为理想导体要满足内部电场强度为零,所以会有感应电荷,就算电势不为零一般也会有电荷分布的
还有佬那道求电容的题好像是要用两次保角变换,一次是用分式的线性变换换成斜板电容器,第二次用ln换成平行板电容器,具体的我也不大记得了
很纠结的一道题,我是按图二笔记的方法写的,为此痛失三十分
所以为什么这两种的答案不一样,以及哪种方法是对的
为什么碰撞点角动量守恒(最近大脑天天处于宕机状态,经常会问一些弱只因的问题…
应该第一种是对的吧
第二种似乎没有考虑自转的影响
自转角速度的变化亦会带来质心速度的变化(摩擦)
佬可以讲的再详细一些吗
还有那个碰撞点为啥角动量守恒来着?
在碰撞点接触斜面的一瞬间以碰撞点为轴好像力矩是平衡的,合力矩为零,所以角动量可以守恒(重力和另一接触点的支持力)
图二的思路是什么,严格意义来说有摩擦力冲量,质心动量不守恒
它的意思好像是沿碰撞点的速度变为0,只剩下垂直于碰撞点的速度,由几何可以得到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关于角动量守恒:
碰撞时间无限短,非无限大的力矩提供的角动量增量可忽略不计
此时“无限大"的力只有支持力,但其过接触点,力矩为0一一→角动量守恒
笔记的能多拍点,不知道他下面列的什么方程
看方程推思路
额他那个是后面应用的一道题,不是推导过程,是直接运用这题结论的
需保持纯滚
但每次碰撞后质心″分解"速度减小,若想保持纯滚,角速度会减小,由摩擦力矩产生这个效果,这个效果同时也会使质心速度变化
换一个角度,若地面光滑,则可以使用此法
虽然但是,如果地面光滑还会滚吗,支点都支不起来吧?
这只是一个“比喻”
顶一下
顶顶顶
所以这个第二小问为什么不加上质心角动量?
指哪一步?如果是以O为支点的那一步,那用绕O的转动惯量不就行了吗?
其实水漫不漫都无所谓,在题目互答区+level浏览大楼里混不是很好吗
但在第一步算整体的角速度的时候不是用了平行轴吗,为什么这里不用了?(最近学校每天考试,脑子已经晕晕乎乎的了…
有道理,那是我昨晚问了半天都没人答自己一时兴起加上去的,现在把撤了
1/3(m*x/L)*x^2不是平行轴吗
额我的意思是质心角动量+相对质心角动量
如果你按质心算,和直接用绕O点转动惯量应该是一样的对吧
靠,我是小丑🤡,加减法错了,我说怎么是负的呢
不是,哥,gjf学物理竞赛吗
我26班的
啊这,抱歉
那佬是?
佬应该就在隔壁吧,你过来,我俩面基
佬是芜湖的吗?
如图,这个第三小问的Fr是如何产生的,有点不理解
顶两下
电学班有一次月月鸟在晚上的练习中补充了一个T3最后一问讲的好像就是这个
我觉得是从圆心开始径向方向上每一个dr薄层液体绕圆心转动角速度不同
佬这个第一问我知道,是想问第三问那个力是如何产生的
是哪道题,肥皂泡那道吗?
是的,但我把你这题题目看错了🤡
我觉得可能是这样,但不知道这个力是怎么来的
好吧,谢谢佬
登录后才能进行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