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
.......

用户头像
中二病也要学物理 更新于2023-3-15 13:04:18

这道题第四问是怎么推的 为什么要除以时间  还有第三问都不是绝热过程了为什么还能列绝热方程啊E9218415-B860-4394-8A44-19D8A99C2A19.png

67DFB287-A871-49E1-829F-8AE4AA8072B5.png

收起
1
0
共2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用户头像
Natural
9天前

一个地方单位时间的降水量,就是单位时间飘过此地上方的空气的降水:这一坨空气降一点水,后面一坨空气再降一点水。再考虑一小坨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在这个地方降一点水,在那个地方降一点水。形象地,我们把上面的水搬到下面来,让一小坨空气的降水全部落到一个地方。上面其实什么也没说,只是方便理解,但总之结论就是:一个地方的降水量,数值上等于这个地方上方空气的总降水。

所以,1500秒单位体积的空气的降水就是单位面积的降水量。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空气单位面积的降水量(降水量的量纲好像是长度?就是单位面积的降水体积?所以不用加『单位面积』四个字?算了无所谓。)就除以其降水所需的时间,因为空气是持续流动的。这个值再乘上3小时,搞定~

用户头像
用户头像
Natural
9天前

潮湿空气绝热地持续流过山脉。

                                        ——题目第一句

其实……空气一边流动一边降雨,严格来说不能乱搞。但是,解答直接采用了一种近似模型:空气先不降水地到达山顶,再把之前没降下来的水全部在山顶降下来。这种神奇的近似直接使得他可以乱搞。一种解释是:『经粗略估算,这种近似模型产生的答案的偏差不是很大,故可以这样近似。』。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这种你只要乱搞,怎么解释都行是吧。你不按他的近似模型去做,他还要给你判错。这种怎么办呢?我们只能『揣摩出题人的意图』,随便乱整,听天由命。反正我做这道题的时候,不明所以,直接摆烂乱近似,最后居然对了。(复赛解答题蒙对的运气(怎么可以说是运气呢?明明就是物理直觉。)不是凭空出现的。)『物理直觉』这种东西,类似于语言学习中的『语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通过长期的题目练习培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