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一道初中题

物理
提问:一道初中题

用户头像
质心用户 4296 更新于2023-3-10 16:05:47

这题是什么意思?利用成像公式可以算出f=80/9cm,答案应该选A.难道是因为大多数初中牲不知道这个公式,所以要扭曲事实选D吗?

遇到这样的bug题怎么办?


有问必答
有问必答
收起
4
3
共4条回复
时间正序
用户头像
质心用户 5528
15天前
老实说学习新知的过程不就是对旧知片面部分的否定和延拓吗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质心用户 4296
15天前

我在试卷上做到的,某高中的自招题,

用户头像
质心用户 4296
15天前

个人感觉自主招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错误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用户头像
Natural
15天前

自主招生?!那确实就不应该了。

用户头像
Luke_Chen
15天前

就像解答说的, 初中只知道物在 “二倍焦距外” “二倍焦距处” “一二倍焦距间” “一倍焦距处” “一倍焦距内” 时的成像的大致情况, 而不知道具体公式. 所以, 对于初中生来说, 他只知道焦距在 8cm 和 10cm 间, 并不知道具体是多少. 当然, 实际上焦距是可以算的, 所以这道题出的很不严谨, 领会出题人精神就好了, 没必要纠结.

高中也有这种情况, 记得我上高中时做过一道题, 根据题目中的部分条件就可以用微分方程解出整道题, 但高中不教微分方程啊, 所以题目中多给了一个条件, 而且这个条件还和微分方程解出来的条件冲突. 出题人明显是想让学生用一些不需要解微分方程的做法用这些自相矛盾的数据凑出一个答案.

所以说, 遇到这种题, 不要纠结, 你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样最好, 不过你还是要给出出题人想看到的答案.

1条评论
用户头像
质心用户 4296
14天前

谢谢啦!确实不必太纠结,不过我始终无法想清楚出这个自招题的老师到底是怎么想的。

用户头像
用户头像
Natural
15天前

学到后面有一个神奇的东西。所谓『知识体系』,这是很顶层的东西。

我们往往会认为真理适用于所有情况,并且我们很喜欢真理。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很多的模型。一些情况下一个模型适用,另一些情况下这个模型不适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适用的模型,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用一个模型概括的。虽然有这种模型就会很好。

一个题,他如果是初中题的话,那么我们必须使用初中的知识体系去做这道题,即忘掉初中以后的所有内容,用一个初中生的眼光去看这道题。没有说明,那我们就使用『真理』。注意这里的『说明』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放在初中卷子上,或者只是用语很像初中的内容,都算做『说明』。同理,高中的内容我们也不能使用微积分,即使那确实没有问题。因为我们注意到高中甚至用了『微元法』这些神奇的名词去避免微积分,我们就应该通情达理一点了,什么题用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拿到什么高等方法就去乱切低等题目,那样是不好的。杀鸡焉用牛刀?

2条评论
用户头像
质心用户 4296
15天前

看你的话,觉得你非同一般。但是这是高中自主招生题,按道理参加这考试的人大多数都是知道这个知识的。

用户头像
用户头像
Natural
15天前

做题时,我们的目的本就不是『维护真理』,而是『得分』。